1)第52章 处罚_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胖子本是出自好意说这话,但是那书生听了却不甚开心,抱怨道:“某非寒门,苦读十五载,怎么考不得进士,就算去考武学也当为上舍,你小觑了某,哼!”

  当今科举开设明经、秀才、进士等科,含金量最高的是进士科,录取名额稀少,参与者不但有公侯世家子弟,还有崛起的寒门子弟,另外还有人走后门挤占名额。

  竞争情况之烈,考取难度之高,比考清北复交浙还难。

  但天才哪个时代都有,元稹十五岁考中明经,韩愈二十四岁考中进士,刘禹锡二十一岁考中进士,柳宗元二十岁进士及第,武元衡之子武翊黄更是连中三元。

  这些人无疑是唐代的妖孽,放眼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史,有此辉煌的人并不多。

  只要考中进士,名望、地位、富贵、权力等等就都有了高起点,故而虽然进士难考,但天下学子依然趋之若鹜,为之白头的也不在少数。

  在正式考试之前,每个士子都觉得自己会是那少数幸运儿之一。

  不过自宰相李林甫执政后,进士科产生了一定变化。

  虽然难考,但只是相对的说法,自此之后,朝廷取进士并不糊名,也不像宋代弥录誊封,中唐录取进士,才华是一方面,门第和名望也重要。

  故而公侯子弟往往容易很多,出自寒门的士子则尤其困难,而朝廷并未根据这一国情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制约,以至于酿成了长达四十年的牛李党争。

  宪宗时一次考试,举人牛僧孺和李宗闵在考卷里直言批评朝政,但主考官认为两个人有报国之志,于是就把他们推荐给了宪宗,但也引起了宰相李吉甫的注意。

  李吉甫查看了考卷,见这两个狂生不但指点江山,还暗喻揭露他这个当朝宰相的短处,李吉甫心中非常不快,乃进谗言于宪宗,说这两个家伙走后门。

  宪宗信以为真,对主考官从重处罚,牛僧孺和李宗闵也没有受到任用。

  然而册子都已经造了,牛僧孺和李宗闵都准备上任了,朝廷却出尔反尔,以莫须有罪名冷落士子,朝野舆论一片哗然,朝臣纷纷为牛僧孺等士子喊冤,集体声讨李吉甫。

  面对舆论压力,宰相李吉甫被迫下台。

  长庆元年,进士科考试又出了问题,李宗闵女婿苏巢﹑元和名相裴度之子裴撰等人登第,但卷子答得不咋地,前宰相段文昌愤而举报考官开后门,录取是通关走人事。

  穆宗询问李德裕、元稹、李绅三人,三人也说段文昌揭发是实情,考虑到宪宗朝的故事,穆宗并未轻易定性,派人组织对新科进士的复试﹐结果你猜怎么着?

  原榜十四人﹐仅三人勉强及第!

  长安舆论哗然,穆宗大怒,罢官下狱达数十人,所科士子尽数除去功名,以牛僧孺为首的寒门和以李吉甫之子李德裕为代表的官二代也自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