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90章水雷地雷_我东海山贼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我国东南沿海侵袭的频率加大。

  为了更加有力地打击倭寇的侵扰,明朝沿海军民利用水雷来打击倭寇船只,并取得了良好的战绩。

  万历十九年,明朝发明家根据水雷原理,又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漂雷──以燃香为“定时器”和“引信线”的“水底龙王炮”。

  万历二十八年,明朝将军王鸣鹤根据经验发明了以绳索为碰线的“水底鸣雷”。

  万历二十九年,又将其改进为触线漂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触发漂雷。

  之后,智慧的中国人又相继发明了用牛膀胱做成的漂雷。

  万历三十年,这种漂雷又先后被改进为碰线引信的触发漂雷,并多次在海战中发挥作用,炸毁敌船。

  中国人是水雷的发明人和最早使用人,比欧美国家早两个多世纪。

  18世纪的俄土战争,西方首次运用水雷作战,后来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一战成名。

  1776年,美国发明家大卫·布什内尔设计出西方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水雷,命名为“鱼雷”。

  这款武器,原理与200年前中国发明的“水底地雷”构造相似,唯一不同的就是木箱变成了啤酒桶。

  同年8月,这枚“鱼雷”被投入实战,首战便炸沉了英军的“西勃拉斯”号。

  两年后,美国独立战争领袖华盛顿使用“鱼雷”向停靠在费城特拉瓦河口的英**舰发动攻击。

  正是这场被后人称作“小桶战争”的无意之举,却给后来的海战带来意想不到的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烈性炸药、雷管等多种新技术和新武器的出现,各种制式水雷相继诞生,但始终没有突破触发水雷的局限。

  工业革命带来的批量化生产,为大规模使用水雷埋下伏笔。

  一战中,交战双方共布设31万枚水雷,炸沉舰艇148艘,潜艇54艘,商船586艘,总计吨位约122万吨。

  战时期,为了对抗先进的舰艇,**德国率先发力,相继研发了磁性水雷、音响水雷、水压水雷等非触发性水雷。

  相比触发水雷,这些安装了精密引信的“水下伏兵”,能根据不同舰艇的声场、磁场、水压等特性,对特定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这场战争,达到了人类使用水雷的巅峰,史无前例地投放80多万枚,炸沉各类舰船3700多艘。

  战后,各国充分认识到了水雷的超高“性价比”,纷纷加紧对新式水雷的研发。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瑞士的“风暴”水雷、英国的多传感器“石鱼”水雷、苏联的定向攻击水雷以及美国研制的自航水雷等。

  然而,水雷因易布难扫、水下生命周期长等特点,在这一时期呈现出新老成员同台竞技的画面。

  尤其对一些海空装备体系不发达的国家,老式水雷依然在二战后的局部战争中给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战果。

  越南战争中,美“卡德”号轻型航母被水雷炸沉。

  两伊战争中,一枚价值仅1500美元的老式水雷,将美新型导弹护卫舰“罗伯茨”号炸开一个大洞,造成近1亿美元的损失。

  正因如此,水雷同化学武器一样,被誉为“穷国的原子弹”。

  地雷最早同样出现在我国宋朝,明朝名将戚继光抗倭期间多次使用地雷。

  不过那时水雷地雷都还比较简单,大明皇家科学院现在研制的水雷和地雷已经接近后世早期水平。电脑版,百合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