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7章 两亿美金的投资协议_重回1980小人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

  听到房间里电话铃声响起,林平这才赶紧跑回来接电话。

  “这么小的项目,只是一个小小的服装厂而已。

  虽说蚊子肉也是肉,可是这未免也太小了些。

  这样的小项目,你怎么会感兴趣呢?”林平好奇的反问。

  虽然林平也知道,如果服装厂想要打开市场,必须要设计与众不同的服装款式。

  凭借自己对于历史的把握,这小小的服装厂未来很可能成为整个华北市场,最大的服装加工企业。

  放眼全国,林平暂时没有这个奢望。

  毕竟县里面还无法支撑起如此庞大的企业。

  如果想要供应全国市场,恐怕需要一个庞大的产业园作为支撑。

  而这个服装产业园,最少要满足二十万的工作岗位。

  而且每天布匹的消耗量在两百万匹布以上。

  如此之大的消耗量,单单是运输这一块儿就无法满足。

  除非有铁路横穿县城,否则的话单靠汽车运输,根本无法跟其他企业对抗。

  在别人没有起家之前,抢先一个市场空白的机会。

  一旦到了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期。

  市场上大量的服装加工厂起步之后,单单是运输的成本,就会限制自己跟其他企业的竞争能力。

  沿海地区的服装加工厂,必然会有更加有力的竞争条件。

  人口大量集中在沿海地区,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而且背靠海港,各种原材料也更加便宜。

  而自己所生产的每一件衣服,首先需要各种各样的原材料从其他地方运送到此。

  然后工人们加工成成衣,当一件件成衣加工完毕之后,又会坐着汽车千里迢迢送到沿海地区进行销售。

  这一来一往,必然会增加成本。

  到时候,是这运输的成本,也会让一家企业销量锐减甚至就地破产。

  毕竟在服装行业,一旦杀红眼之后,每个企业的纯利润也就是嗯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

  对于县里的投资,林平没考虑得如此长远。

  现在的投资,只是希望在这困难时期,让整个县城多一些机会。

  “我已经询问过上下游产业的加工设备的报价。如果是一个五千人规模的服装加工厂,算上周边的配套企业,能够提供八千人左右的工作岗位。

  整个项目算下来,单单是采购加工设备,需要三千五百万港币。运送到此安装到位,成本可能会上升到四千万。

  我看好国内的成衣市场,我相信随着开放逐步放宽,大家对于服装也会越来越挑剔。

  审美的眼光会逐渐提升,大家越来越不满足千篇一律的穿着。

  所以我也打算投资,只是我现在更多的资金都在北美。

  我现在手上的钱不多,所以就看林老板愿意给我多少股份。”沐言菲把今天几十个电话的成果全部汇报给林平。

  没想到沐言菲做事已然到了这个地步。

  林平只不过是想赶在市场的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