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章 天下又出一将星_任行太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城外平辽镇降军却两万有余,主客顿时易形。

  眼下遍数平郭内外,能震慑并驱策这两万降军的只有两人,封抽自己和司马白!

  司马白若在,自然无人敢炸毛,但平郭镇守换成了老实人裴山,便两说了!

  如何制衡年老成精的封抽,怎样发挥这两万降军最大作用,已是当务之急。

  司马白北上前,给裴山留下上中下三策,这三策各有利弊,仓促之间便是司马白自己也难以取舍,既委了裴山守城重任,便交由他因势利导,自行裁决。

  杀其人并其军,最是简单,但简单粗暴自然也是最下策的。凉了人心军心且不说后患无穷,还平白让高钊看戏。此策若可行,司马白早下手了,也不至于顶着一众鲜卑将帅的责难,而力保封抽不死。

  中策是任由髙钊火并封抽,以这两万降兵做马前卒耗高钊一些血气。司马白借封抽父子之手砍了两万个脑袋筑了京观,又将周仇和高奴子头颅悬于降军大纛,高钊是如何也不会放过平辽降军的,左右平辽降军也跑不掉了,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

  中策比起下策,同样简单好用,但却太消极了。两万乌合之众,能磨去高钊多少血皮?说不得还平白送上士气,让高句丽挟大胜之威再攻平郭。

  至于上策,就有些棘手了,乃是收抚军心,共抗髙钊。不消细说,这是最优办法,可以大幅提高守城能力。但知易行难,降军尚有两万,平郭城内汉军却不足八千,封抽老奸巨猾威望又重,不反客为主已是仁义,又岂会听裴山差遣?

  所以这上策,优虽优矣,却稍有不慎,便有反噬之祸。

  司马白信裴山,便如裴山信他,他相信裴山能稳住局面,所以很是建议裴山用上策守城。

  实际上裴山也有自己的想法。

  降兵分属十多个辽北士族,这些小族小户大多只想过个安生日子,虽仰仗封家名望,可未必便和封抽一条心。

  裴山对辽北士族也算如数家珍,稍一甄别,便知这些兵马足可堪用,白白扔给高句丽不但可惜也委实残忍!

  于是他设了个计把封抽哄到城内,他直言不敢伤害老将军分毫,只求老将军信他,暂予他平辽军权,退敌后便将大军悉数奉还,封家永镇辽北!

  “老将军出身汉家名门,老死之际却害黎民涂炭,幽冥之下难见宗祖!”

  “既已身陷囹圄,奈何心存侥幸?”

  “晚辈所求,仅只上下一心共抗高贼,与老将军何碍?”

  “大势已去,大业成空,与其贪恋富贵权柄,何如广修阴德布于后世子孙?”

  裴山刻意学着司马白的腔调一连责难,句句敲在封抽心坎软肋上。形势强于人愿,封抽还有何选,心如死灰交了出平辽镇军权,一应军务尽委于裴山,这名分,便有了。

  即便如此,如何安抚降军以致得用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