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番外:长信银行兴衰史_重生东京泡沫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济的腾飞,长银也在不断壮大。20世纪60年代初,长银的业务发展迅速,在1963年,长银为国内制造业提供了几千亿日元的资金,放贷对象包括丰田、东丽集团、川崎钢铁、东京电力、桥石轮胎和东芝等行业巨头,同期,长银也帮助这些企业进行海外拓展。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为丰田向美国进出口银行的贷款提供担保后,长银意识到了海外机会的重要性,因此派遣职员学习外语并前往海外的银行进行培训。日后长银管理层中的“国际派”,如大野木克信、平尾宏二等,就是在这一时期接受了海外的培训后脱颖而出的。

  随着70年代经济的放缓和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需要通过长银进行贷款的需求越来越少,使长银的长期发展遭到威胁。因此,包括大野木克信在内的“国际派”开始倡议对长银进行改革,而大野木克信主张公司向投资银行方向转型的建议,也获得了长银高层的认可。

  但是作为一家政策型的银行,由于大藏省直接金融监管的原因,银行虽然仍不被允许在日本内部介入债券和股票业务,但可以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参加海外市场的债券承销。长银由此计划成立一个“投资银行组”,进行债券交易、投资顾问以及系列产品等新业务的开发。

  本书中,陶知命和史蒂文森等人筹谋从外部和内部一起夹击长信银行,就是指从外部狙击这个长信银行投资银行组在海外的经营,压缩他们的收益、加剧他们的危机。

  1985年起,随着日本不动产和股票泡沫的不断累积,长银改革派的努力被冲淡了,长信银行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国内。泡沫经济带来唾手可得的利润使长银沉溺于泡沫经济的游戏中,特别是不动产成为长银的新宠。

  1985-1988年,长银的资产由万亿日元增长至万亿日元,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不动产贷款的大幅提升。1990年,长银的市值为248亿美元,位于世界第9位。

  不动产的疯狂使长银原本向投资银行转型的改革变得不那么急迫,相比投资银行受到的限制和利润的微薄,不动产贷款更加有利可图。

  在本书中,长信的中层最开始怂恿前原玖美奈接触陶知命,就是为了武田制造那块地的不动产贷款。后来,也提到了他们对堤义明的贷款。

  还提到了一个公司,EIE的高桥冶。

  EIE公司(ElectronicsandIndustrialEnterprise)成立于1947年,在高桥治则接管公司以后,成为专门从事电子产品进口的贸易公司。20世纪80年代,高桥治则宣布将EIE公司改造成不动产集团。EIE公司在泡沫阶段四处购置土地和建造宾馆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