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1章香港的网络发展_重生电子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十年代的互联网世界,还处在开天辟地后的蛮荒期,与几十年后信息大爆炸时代的网络时代,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比如现在的BBS系统,就连在线浏览的功能都还无法完全实现,而是普遍采用脱机浏览的模式。

  比如李越的电脑中有一个East-BBS客户端软件,他正是通过这个客户端,用拨号联网的方式登录到东方之珠论坛。BBS是英文“BulletinBoardSystem”的缩写,直译成中文叫做电子公告牌系统。

  由于东方集团的出现,香港称得上是全亚洲互联网出现最早、发展最快的地区。李轩早在1981年就出资在香港建立了阿帕网节点,并租用卫星通信连入全球阿帕网系统。而BBS系统在美国出现后,东方集团同样很快就把它引入香港。

  早期的BBS程序都是网络爱好者们自己编写的,站点之间相互独立,没法进行互访。于是东方系统软件公司编写了一套全新的East-BBS软件系统,并在全球免费推广。

  在East-BBS软件推出之后,任何人只需用一台电脑、一根电话线、一个调制解调器,就有能力建立个人的BBS网站,这极大的推动了全球互联网的发展。现在全香港就有超过20个BBS站点,而其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站点,毫无疑问是东方集团资助的东方之珠BBS论坛。

  相比于那些普遍用ABC-3或者ABC-5电脑作为服务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用户占用线路。访问速度慢如蜗牛的个人站点。东方之珠论坛采用了,艾康公司最新一代的网络服务器。站点更是直接架设在香港电话公司的通信机房之中,最多能够承受2000人的同时访问。

  以电脑、游戏等产业为核心的电子工业。正在迅速发展成为香港工业新的支柱,因此香港这几年迅速聚集了大量的高技术人才。据有关机构统计,仅仅是从台湾地区来香港工作的电子人才,每年就超过了2000人。

  毕竟香港仅有两所大学,远远无法满足本地电子产业迅猛崛起,对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而这些缺口主要靠台湾、东南亚、以及欧美地区引进的人才来弥补。

  这些电子工程师日常工作中,本身就很难离开计算机的身影,是计算机的天然用户。而网络的出现,自然在第一时间就被这些计算机爱好者所接受和喜欢。

  香港的电脑用户多。又都高密度的集中居住在,香港这座面积并不大的城市中,这实际上大大降低了基础网络设施建设的投入成本。而比如像在美国,它的计算机人口虽然是全世界最多的,但在八十年代会使用电脑的人,至少也是中产家庭出身。

  美国的中产阶级即使居住在纽约、洛杉矶这些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