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13节 重走知青路(上)_从乡镇干部到省委书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辆豪华子弹头商务车滑出宾馆,除了司机刘大成,车上还有叶之然和司马展夫妇。(本站文学网.yunlaige)

  临行前,枫寒轩反复叮嘱,路上如果有事,务必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他,叶之然很认真地答应。

  这个时候是上午九点左右,因为已是盛夏季节,天非常闷热。刘大成开着空调,冷气如雾,从送风口一缕缕飘向后面。

  这台车前后排位置很宽,车厢有一定的高度,比坐小轿车舒服多了。司马书~记和夫人孙雨坐在一起,谈兴颇浓,出省城之后,就指着高速公路两旁的稻田说道:“小雨,记得我们刚到农村的时候不敢下田,穿着胶鞋,被村里的老农取笑了好一阵。”

  “是啊,还是你们男同学胆子大一些,最后下田的都是男生。”

  那个年代,领袖一声召唤,无数知识青年走到边疆,走到农村,走到最艰苦的环境,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世界。思想比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纯洁多了,社会风气也好,开门睡觉不用担心小偷光顾。

  车子驶到省城至嘉南市岔道时,刘大成停车,让张大彬上车。

  原来,叶之然得知就自己一人陪司马书~记走这么多地方后,担心安全问题,临时打电话给张大彬,让他随行,这样既可以做他们的随身护卫,又可以和刘大成轮流开车,安全系数就高了许多。

  叶之然将张大彬介绍给司马夫妇:“司马书~记、孙姐,这是张大彬。我的前任司机,车技很好。让他和刘大成轮流开车。”

  司马展满意地点头,道:“好,那就辛苦小张和小刘两人了。”

  第一站是常嘉。

  司马展当年插队的农村是常嘉县远宏公社胜利大队,如今已改名为远宏乡胜利村。远宏乡在马石镇的西南,是个比较偏僻的农村,依山傍水。

  商务车开到胜利村村部,然后就没路了。叶之然回头询问:“司马书~记,我们先去哪里?”

  司马展下车看了看四周的环境。叹息道:“虽然房子基本上都翻新了,但这条路还是和原来一样。我们那时插队入户,大巴车也就开到这里,然后要走三十分钟的路到所在的村庄。”

  孙雨笑道:“别发感慨了,我们现在缺少运动,就走过去吧,当年不都这样靠双脚丈量地球吗?”

  远宏乡是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农村。胜利村有十八个自然村组成,每个自然村大约五六十户人家,民居都紧挨着建在一起,形成一个小村落,然后,小村落和小村落之间都是农田。有机耕路相连。

  这时的机耕路露面上铺了些煤渣,所以看上去要比司马展插队的时候好一些。司马书~记对叶之然说道:“小叶,我们在远宏乡生活了大约一年,我们这批插队的学生有三百多人,编为一个营。我是副连长,孙雨是连通信员。呵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