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七章.未来歌神_电影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甚至伤风败俗,那么也将最终为观众或市场抛弃。邵大亨很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于“商人的眼光”之外,还得加上一只“艺术的眼睛”,或曰“艺术的眼光”。也就是说,他要邵氏拍的电影不但“叫座”,还要“叫好”。

  这里试举一例。早在邵氏影城开业之初,为了打响第一炮,邵大亨亲自挑选剧本,从几十部剧本中最后选中了描写貂蝉故事的《江山美人》,他要求把它拍成既有艺术水准又能卖座的古装戏剧片。然而财务人员一做预算,便劝邵大亨放弃这部片子,因为至少要花100万港币!万一拍得不成功邵氏公司就有瘫痪的可能。但邵大亨坚信自己的眼光,大胆起用年仅30岁的李翰祥担任导演,《江山美人》果然一炮打响,创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并且囊括第五届亚洲电影节五项大奖。据有人统计从1958年到1973年,邵氏公司拍摄的影片,在历届亚洲电影节得大小奖项46项,创下了中`国电影史上的高纪录。

  不错就是在这里,邵大亨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让邵氏称霸香江,问鼎亚洲,让香港东方好莱坞的美名传遍天下。

  可是现在呢,周围的一切依旧,放映机依旧,屏幕依旧,周围的电影盘依旧,自己却已经老了,老的甚至快要走不动了,还需要拄着这拐杖……

  邵大亨一身叹息。就算自己曾经做过“电影皇帝”又怎样?依旧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蚀和沧桑!

  邵大亨移动脚步,走到墙壁旁边,在墙壁上悬挂着众多邵氏电影获得殊荣的照片。照片上的邵大亨神采奕奕,双眼之中霸气外露。透过这些照片,你可以看出当时的邵大亨在电影界有多么的权势滔天,睥睨天下。

  看着看着,突然,邵大亨停足在了一张合照上面,照片上,邵大亨与一方面阔口的男子并足而立,手中捧着因为《江山美人》而获奖的电影奖杯,两人脸上挂着各自不同的笑容,志得意满抑或意气风发。如果说邵大亨那时候是电影皇帝的话,那么他身边那个人就是一人之下万之上的大将。正是这个人,曾经帮助邵大亨执掌乾坤,谱写了邵氏神话,可也是这个人,又亲手用自己的能力,打破了邵氏独霸香江影坛的神话。正应了那句话----成也萧何败萧何!

  而邵大亨眼前这位“萧何”,就是如今香港影坛三大巨头嘉禾的大老板-----邹温怀。

  话说当年,正当邵大亨准备独霸香港电影的时候,邵氏公司内部出现问题了。1970年,因为和邵大亨意见不和,邵氏公司的制片主任邹温怀带着多名邵氏高层离开邵氏,组建了嘉禾电影制片公司。邹温怀曾是邵氏公司的智囊人物。而最让邵大亨恼火的是,他不仅挖走了当年邵氏电影《独臂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