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一三 辛亥之变(十二)_赤色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弹先集中了敌人。这颇符合传说中武学“后发先至”的高手境界。

  在这整场海战里头,南越等于只打了炮,解放军这边打了600多炮,3000多枪,这还不包括近战时候解放军扔到南越军舰上的手雷。

  这才是真正热爱和平的态度,“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自打那次海战之后,南越就再也没有和解放军发证海战。朝鲜战争和中印战争也是如此,一场战争打出超过半个世纪的和平,其实这也可以说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星台,我想说点我个人的观点。咱们把这个当成谈心吧,你看如何?”陈克说道。

  “好啊。”陈天华自然不会拒绝,谈心这种务虚会,某种程度上也类似于一种私下的授课,讲的都是非常概念性的东西。如果能够得到陈克的私下传授,那可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我们家祖传的办事态度是这样讲的,你要是真的想挣别人的钱,那就等着别人来找你。他来找你,说明他需要你。既然他需要你,肯定他得拿着钱来。他不拿钱,咱们不给他干。”陈克说道。

  这道理很对头,不过陈天华听着怎么都觉得太理想化了。他默默的等着陈克继续往下说。

  “所以呢,你要是想让别人干事,那就不用废话,拿着钱,拿着好处去找别人寻求合作。尽量争取到把这钱花出去的机会。其实咱们革命走的就是这条道路,说什么咱们领导群众闹革命,那就是屁话。事实上是有群众支持咱们闹革命。咱们兴办的这么多事情,哪件事不是咱们努力让群众通过参加劳动的方式得到收益,得到好处。没有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就咱们几个人自己表演,这是唱猴戏么?”

  听到这里,陈天华忍不住想起自己在河北搞的那个养殖场。虽然饲养场最后失败了,但是那是因为大环境下制度与利益冲突的结果,单单论起饲养场本身,却根本没有失败。在河北的经历给了陈天华深刻的教训,每次工作上遇到问题,陈天华常常就会想起那次经历。

  “那这和谈判有什么关系?”陈天华有些不解。

  “想办成事,两个方法。第一就是谈利益。如果利益上或者立场上谈不拢,但是这件事还必须推进的话,我们只能采取第二个方法,那就是要对方的命了。现阶段,我们还是在谈利益的角度,只要在符合咱们的立场的基础上,在咱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内,都是可以谈的。我觉得英法是可以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达成妥协的。但是也有些国家习惯了与满清打交道,他们认为只要用武力一打击咱们,咱们不管胜败,就怕长期承担不了这种战争局面,不得不向他们妥协让步。对这种人,我们现阶段只能在中国的地盘上要了他们的命。这就是抗击侵略的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