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八章 积极的泰国_大国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世“永祭海邦”的牌匾,只不过后来英、美、德、意等殖民国家纷纷强迫暹罗签订不平等条约沦为了一个半殖民半封建国家。

  帝国主义殖民时代已经远去,如今的泰国已经不再惧怕“左虎右狼”的英法殖民者,共和国在东南亚的一系列举措都让他们看到了国家振兴的希望,因而自打在共和国帮助之下印度尼西亚成功摆脱荷兰殖民者的束缚而独立,泰国就向共和国抛出了橄榄枝双方的接触与往来也日臻频繁起来,但还都是浅尝辄止。

  直到马来半岛三大种族冲突,共和国强势为华侨出头,并很快在新加坡那个地方建立起了一个几乎全为华人的国家,并一手扶持了马来西亚,泰国这才看清了共和国强大的实力原本打算平等对话的希冀不得不被高攀的企图替换。

  在长期的英法两国殖民压制中,夹在中间的泰国很难发展出自己的经济,泰国北部山区的丛林根本不能生产出什么,而东北部的高原又是半干旱农田产能也不大南部半岛多热带岛屿却山峦起伏地形复杂,只有中部平原才有广袤的农田可以生产粮食因而到1944年年底,在未与共和国密切经贸往来之前,泰国的经济都是以农业为支柱,辅以渔业、木材业等,经济相当落后。

  越是落后的地方,对于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而言,就也是极具吸引力。

  共和国早就盯上了泰国这块肥肉,相当于工业处女地的泰国,拥有将近五千万的人口,仅凭这一点,共和国就足以认真对待这么大的消费市场,五千万人的吃喝拉撤睡都会产生消费,只要打开了泰国的贸易大门,共和国肯定在一定时间之内,都不会为像汽车、家电等工业产品贸易问题而发愁。

  而实际上,几乎相当于农耕时代的泰国要想与时代主流接轨,显然还需要修建大量的基础设施,道路、桥粱、铁路、航空、通信、电力等等,这些建设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工程机械、建筑材料、电气设备等等,这对于共和国而言,显然既具有吸引力。

  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印度尼西亚自独立三年来,能建设的地方,都已经让共和国建设完全,而其国内的工业产品消费市场也接近饱和,其国民消费欲望以及市场消费潜力都已经让共和国感到不满意,而如今印尼还主动背离共和国,其实对于共和国而言并无多大的损失,倒是搁着泰国这么一个处女地而不品尝利用,岂不是亏得更多?

  9月10日当晚,共和国商务部部长蔡英一行就受邀前往了泰国王宫,刚刚担任国王的普密蓬,阿杜德是拉玛九世王,作为查库里王朝第九世国王,阿杜德其实并不在泰国出生,他于1912年12月5日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当然主要是因为他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