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十一章 大洋洲风云(中)_大国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力,所以〖日〗本在得到了德国无偿给予的400亿元人民币战争资助后,一方面在共和国购买了大量的物资继续充实战争,而另一方面,则希望通过赎买的方式“驱逐”共和国在〖日〗本的众多投资。

  〖日〗本不希望共和国众多企业继续对攸关他们战争实力的企业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多家涉及到〖日〗本军队所需坦克、飞机、舰船等制造的企业,原本都是中日合资,在当年的中日经济合作都得益于共和国的资金、技术与设备,才具备如今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较大的生产规模,因而这些合资企业的中方机构,都在〖日〗本成功拿下瓦胡岛后不久,便陆续被迫参与〖日〗本方面的谈判,他们希望通过给付大笔的资金,购买中方机构所掌握的股权,让这些涉及到他们国防军工的企业不再有共和国的身影,真正做到随心所欲、独立自主。大国无疆41

  〖日〗本的想法和做法都无可厚非,毕竟〖日〗本已经全面参与到了世界大战,需要集结整个国家的各种资源来参与到战争利益的博弈,摆脱共和国的经济影响,也能够让他们更为独立自主,因而在这种情况的刺激下,共和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被迫离开了〖日〗本,进而失去了廉价的劳动力和没有法律监管的〖自〗由,寻找新的合作伙伴自然成为众多共和国企业的首要目标。

  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并且自身内部消耗也不小的印尼,自然而然具备成为合作对象的条件,然而印尼却拒绝了这种好意,似乎不想成为共和国的“代理加工厂”将经济的增长建立在消耗大量的资源和牺牲劳动力的基础之上,他们更加愿意……独立自主……。

  而〖日〗本方面,他们刚好花费了大量的财富用于“赎回”自己的企业股份,将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都重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可如此一来他们也出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没钱了。

  像作为〖日〗本重工业代表,并且也与〖日〗本战争实力息息相关的三井船舶、三井银行、住友金属工业、住友化学、石11岛重工业、吴海军工、

  演11制钢所、日亚制钢所、日立、松下电气、日产等等〖日〗本企业,已经在〖日〗本『政府』的帮助下,花费重金“赎回”了企业中的中方控股股权,真正做到了〖日〗本企业由〖日〗本人自己做主,可他们连同〖日〗本『政府』在内,都再也没有足够的资金继续从事生产活动。

  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日〗本就想到了与印尼之间展开合作,既然印尼不喜欢被控股,那么〖日〗本就提出“资源换技术”的方案,即印尼这么一个资源输出国,可以用石油、铁矿、木材、粮食等等〖日〗本国内需求的各种资源,和〖日〗本换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