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章 听政(2)_大宋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音,随即在殿门口响起来:“首相、次相、参知政事入朝奏事!”

  于是,赵昕连忙坐直了身体,目视前方,一丝不苟。

  而很快,穿着金紫袍的吕夷简,领着正府的次相李迪,三位参知政事:晁宗悫、程琳、任布,来到赵昕面前。

  因为赵昕还不是君,只是代君听政,他们也就微微躬身一拜,然后就由吕夷简奏道:“唐王殿下,臣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夷简,率政事堂上下,拜见大王!“

  所有人都是微微作揖。

  “免礼!”

  吕夷简却是上前一步,持着笏板,看着刻在上面的文字,念道:“臣等政事堂上下大臣,伏闻殿下受官家所委任,升座垂拱殿,临殿升座,深为国家有嗣,天下有后而喜……”

  “然则……臣等受陛下之任,而为宰相、参政,却不能不为陛下龙体考虑……”

  “故臣等斗胆,请逐林瑀!”

  说着,吕夷简就带着所有臣僚,全体下拜,深深鞠躬。

  赵昕看着这个情况,他不动声色,轻声道:“此事再议!”

  他那里不明白,这位首相和他的正府参政们,是想借着他的手,除掉那个林瑀。

  这也是一种擦边球的打法。

  逐,也可以是出知地方,也可以是编管、安置,甚至剥麻。

  官字上下两张嘴嘛。

  区区一个近臣而已,赵昕点头了,两府用印了,病榻上的天子还能怎么办?

  只能承认既定事实呗!

  一个臣子而已!

  只是……

  对赵昕来说,逐了林瑀,岂不是可能要放那个宁华殿一马了?

  这怎么行呢?

  所以,他坚决不上当。

  吕夷简却是有些着急,他和过去一样,再向前一步,看着赵昕,道:“大王,如今朝野议论纷纷,人心惶惶,若不能逐林瑀,臣担忧此事恐怕难以收场啊!”

  赵昕听着,却是不置可否。

  他知道,吕夷简和正府的参政们这么着急,甚至迫不及待的在他第一次升座听政时,就把这个问题拿出来的原因——假若他们不做点什么的话,就会被人骂死。

  国子监的太学生们,可从来都是敢于怼天怼地的。

  可是,事情的当事人,官家都已经卧病在床了。

  谁还敢去他面前讨没趣?

  不怕龙颜震怒,袍服易色吗?

  而另一个当事人,又是官家的宠妃,在没有看到那位官家明确表态前,谁敢去碰她?

  于是,吕夷简就剩下一个选择——先拿林瑀出气,给士林舆论一个交代。

  只是他碰到了赵昕!

  “吕相公不必激动……”赵昕轻笑着道:“相公担忧朝野议论,士林人心,倒也确实可虑!”

  这个事情确实是要解决的。

  不然,万一这个八卦传出汴京城的范围,被西京的人知道了,鬼知道那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家伙,会不会忽然就文思泉涌,开始文学创作了。

  “这样……”

  “班荆馆中不是有十多个辽国人慰留于彼吗?”

  “就以其等阴谋刺探大宋内要为名,尽逐之回国!”

  伟大的汉佛莱爵士曾经说过,假如正府丑闻缠身怎么办?答案是驱逐七十六位苏联外交官。

  这一点对大宋同样适用。

  反正赵昕前世就没少用辽人给自己开脱。

  “这……”吕夷简却是愣住了。

  大宋上下,对辽国的恐惧,是难以言说的。

  虽然,其实澶渊之盟后,宋辽都发现,互相之间是奈何不得对方的。

  但大宋依然对辽人无比恐惧。

  主要是辽国骑兵,居高临下,时刻威胁着无险可守的汴京。

  “怎么?”赵昕却是笑了起来:“难道辽主还能因为十几个阴谋刺探大宋内要的细作被大宋礼送回国,而要与大宋开战?”

  这怎么可能呢!

  于是,吕夷简深深鞠躬:“伏唯大王能断是非!”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