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请教(下)_武侠之长生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易经八卦,绝对是武学中一道绕不过的坎,就如佛教典籍、道教经典一般。金庸小说中,黄药师的奇门五转、桃花阵法等,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逍遥派的凌波微步,都与此有涉。

  自拜黄药师为师后,林长生努力研究过。可惜,许多地方他都似懂非懂。没办法,还是学习的时间少,不可能如前辈高人一般,完全弄明白。此时有洪七公在旁,他也自然问了出来,想一窥究竟。

  洪七公在这方面没有藏私,他就直接拿降龙掌来说,一一解释其掌法名称来源、要义。有这般鲜明的例子在,林长生理解起来也简单许多,很多东西都是一点就通,并举一反三,叫七公大为感叹。

  就这点,二人就探讨了两天一夜,待吃了一顿美味的油炸蜈蚣后,林长生再问:“前辈,武学理念中有‘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说法,也有‘后发先至,出手必扑’的说法。这两种理念,不知如何区分?”

  洪七公道:“你听过佛家所谓的看山不是山,看山是山之类的说法吧。”林长生点头。洪七公道:“这就是了。其实这两句话,与佛教奥义是一样的。初学武功,必定是先发制人,你先动,就掌握了先手,自然占了上风。等到武学精炼,阅历加深,对一般招数,你可一眼看其破绽,此时就要后发制人。不过这样的人只能算是好手,算不得高手。真正的高手,同样的先发制人。此时之‘先发’,并非无乱出手,而是窥准对方破绽,出则如雷霆,一下就压住对方。这些,都是随着自身的武学修养而改变的。”

  林长生了然,默默念叨了两句,与自己所知一对比,这理解也更加清晰了。他念头一转,想到一个自己很感兴趣的话题,问道:“七公,不知这武学修炼,可有境界之分?”

  洪七公一愣,咂摸着嘴,道:“境界之说嘛,却也有。不过这东西还是看自身修养,在身手上,却也难以体现。”他想了一下,道:“这么说吧,一个初学者,自然比不过一个练武几年、十几年的人。但你要说到境界,这初学者却不一定输给练武几年、十几年的人。你就说郭靖与黄蓉这两个家伙吧。郭靖那小子笨的狠,你跟他说什么武学理念,根本就扯淡,只能一点点的去教,叫他自己体会。相比,黄蓉那丫头却家学渊源,也聪明的紧,许多东西不用人教,她自己就明白。可论战力,那丫头就不是郭靖的对手了。”

  他说的有些模糊,林长生却是明白了。

  武学境界,有。可这境界说的不是战力,而是对武学的理解。说白了,就是知识,是武学中的文化,而练武的人,有时却属于文盲一类的人,你让他们去理解什么理念,不是扯淡吗?可你不去理解这东西,成就就注定有限了。

  就说洪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