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9章 我可以请高人_俗世地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是长辈,也得对他恭恭敬敬……最初,郑文江也有些不习惯,但随着他的名气在三庙村里越来越大,年少有为,挣了大钱,打出了名气,还为人善良乐善好施,帮助詹传海每个月挣一千多块钱,以至于,郑文江慢慢习惯,并开始享受这种待遇了!

  他可以客客气气地婉拒,那叫礼貌。

  但如果对方不把态度摆出来,那就是不识趣、不懂事了。

  其实也不能说郑文江这种人虚伪、小心眼儿,这类心态的养成,纯属人之常情。

  因为自幼的生活条件、环境,以及后期上学受到更多来自于各方面的影响,郑文江在高中三年的生活中,性格上迅速形成了巨大的缺陷。正如许多同龄人那般,或许小学、初中时成绩很好,并想当然甚至还会骄傲地认为,我好好学习,就能受人敬仰,贫穷不丢人……但上了高中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维、眼界的开阔,终于还是因为肤浅的面子,而产生了浓浓的自卑、嫉妒、愤恨一切的情绪。

  当然也有很多出自于其它方面的缘由,但都会导致类似的情绪,并导致了相同的结果——学习成绩下滑,从一些不正确、不正当的方面来满足自己幼稚的虚荣、安慰自己幼稚肤浅的思维。

  以前,他还把詹传海当作发小、可以交心的兄弟。

  上了高中,和温朔混迹在一起之后,从另一个方面获得了精神上满足的同时,郑文江慢慢地,就不再把老实巴交、学习成绩始终优异的詹传海,视作发小兄弟了。

  或许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只是,想当然地将詹传海,完全视作一个听话的小弟,是那种类似于身为老大,随时可以打两巴掌的小弟……

  当然,詹传海在郑文江的心目中,还是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所以当詹传海家中有了遭遇,哪怕是对待“小弟”,郑文江也发乎于心中那点儿道义和本性的善良,尽可能地去帮助詹传海,同时,也为自己挣得了极大的面子。

  “自从去年传海他爹病了之后,我们家是四处为他求医问药,也找过很多大仙儿。”郑云红坐在沙发上,抽抽泣泣地讲述起了缘由:“去年冬天,我听别人说城东刘家营村,有一个经常在仙人桥上摆摊,姓韩的老神仙,专门看这种虚病,很灵验的,我就赶紧去找了,可惜,老神仙已经过世了……”

  如当初齐德昌、田木胜找到温朔的经历相同。

  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不缺乏一些多嘴多舌的人,也不缺乏一些心软善良乐于助人的人。

  听完她的讲述,郑文江皱眉道:“这些迷信的东西……”话说了半截,他苦笑着摇摇头,把目光转向温朔,道:“朔,我也听说过那位姓韩的老神仙,教你起坛作法的事情,甭管灵不灵吧,老话说信则有不信则无,你费心试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