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4章 巴尔干风云三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沙俄加入罗保两国的战争,这个时候的德奥意依旧没有明确的表示,仿佛和英法达成了某种默契。

  韦珣也一直关注着巴尔干的变动,英法和德奥意五国的默契在韦珣看来都是想要拖延战争的发展,根本原因是五国都没有做好准备。

  英国的陆军缓慢的扩编,武备倒是充足,法国也在储备战争物资和粮食补给。

  德国的公海舰队因为之前卖给华夏四艘最新锐的战舰,又拿了八艘重巡作为嫁妆,此时实力还没有恢复。

  奥匈此时更是对付一个塞尔维亚没有彻底解决,意呆利又想要重新对埃塞俄比亚动兵,希望夺取一块未来进攻埃及地区的根据地。

  可以说两大阵营的主力都没有准备好,韦珣断定在南美的二次硝石战争没有出现最后的胜利者的时候,两大阵营的主力是不可能发起战争的。

  包括沙俄,所谓的派兵支持,绝对只是为了给罗马尼亚打气,在罗马尼亚没有被大量占领领土的情况下,英法没有必要就保护罗马尼亚一事出兵。

  保加利亚此时面对的是沙俄和罗马尼亚,其地理位置又极其重要,关系到巴格达铁路的运行。

  作为同盟国的小弟,这个时候德奥意三国哪怕是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也不会放任保加利亚战败被协约国控制。

  因为巴格达铁路关系到他们未来和华夏之间的战争物资的运转。

  从华夏国内运输物资到波斯湾,再从波斯湾到巴格达,最后直达奥匈境内。

  虽然麻烦,但比起海军实力占据优势的英国来说,这条物资运输路线是必须和绝对要保住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国当即和华夏、奥斯曼联系,希望得出一个解决的方案。

  韦珣的意见是既然协约国派出了沙俄这个欧洲宪兵,那么同盟国也派出一个国家帮助保加利亚不就行了?

  实际上德奥意也是这个意思,但他们的意见是希望华夏在北方战区动一动,威胁一下沙俄。

  因为目前沙俄和华夏只是实际停战,却没有任何的停战协议。

  本来要是巴尔干不出现这档子事情,要不是南美洲的二次硝石战争,沙俄可能会再度出兵和华夏争斗一番。

  但两个债主要求他盯死德奥,他有心而武力。

  尤其是在沙俄被华夏重创之后,财力短缺的沙俄极度依赖英法的经济援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可华夏却直接拒绝了,韦珣给出的理由是华夏目前正在重新积蓄实力,华夏因为之前的战争打得国库无钱,军火库空虚。

  而且华夏一旦加入其中,必然会因为华夏的体量加剧战争的规模。

  德奥意三国也没有强求,问华夏的意思不过是希望华夏也出点血,别一直是他们在掏腰包。

  对于德奥意三国的想法,韦珣哪能不清楚。

  但华夏也不是那个冤大头,当即表示华夏会就上次和奥斯曼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