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五章 再征江南_三国董卓大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凉军与孙权军之间短暂的平静很快过去,但出人预料的是,率先打破平静的一方居然是处于弱势的孙权军,初平五年七月十八,周瑜亲自率领一支孙权军船队,乘着夜色突袭长江战略要津夏口,危急时刻,董卓军守将樊稠、张济二人亲临最前线,率守军浴血奋战一天一夜,终于坚持到襄阳救兵增援,杀退周瑜部队,保住了董卓军的入江口,但樊稠、张济部队折损大半,两员董卓军老将也都身负重伤,樊稠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而以身殉职。

  飞鸽在数日后将情况送到长安,康鹏不敢怠慢,当即下令重赏夏口守军,从忧抚恤牺牲的董卓军将士,追封樊稠为镇江将军、汉阳亭侯,并让樊稠之子世袭樊稠爵位,又紧急召集文武商议。

  “周瑜小儿此举。”官厅中,贾诩分析道:“是为了先发制人,打乱我军的战略部署,他挑选的时间非常狠毒,马上就是秋收时间,我军若提前出战,就没有足够的人手收获即将成熟的粮食,后勤有亏;若不出战,周瑜就可以从容袭击我军在长江沿线的战略要津,打击我军的士气与战术部署,使我军水军疲于奔命,周瑜再乘乱破之。“

  ”大王,贾军师言之有理。”徐庶也赞同贾诩的看法,抱拳道:“我军不能被周瑜小儿牵着走,应该立即发动攻打江南的战役,夺回战役的主动权。”

  康鹏沉吟不语,他也知道贾诩和徐庶说得有道理,可马上就是秋收了,工商业迅速发展的长安人手本就不足,再抽调兵力去发动战争,还要抽调更多的民力去维持后勤,四千万亩的粮食,就没有足够的人手去收割粮食。

  这时候,已经瘦得皮包骨头的李儒站起来,到康鹏面前双膝跪下,磕头道:“大王,战事不容迟疑,请大王立即出征,后方的事,臣即使拼上一条性命,也要保证四千万亩粮食全数收割入库,并使大军后勤无差。”

  “显佳,我军在雍州的人手本就不足,再抽调走兵力民夫,剩下的人力更少,你如何保证全数收割粮食?”康鹏担心的问道。成都产粮区与荆州产粮区还好些,两州的人口众多,保证如数收割粮食比较容易,但汉中和雍州产粮区就非常危险了,尤其是最大的后方雍州,既要维持日常生产,还要生产军械武器,民间发达的工商业也需要大量人手,使得人力方面更是捉襟见肘。

  李儒抬起头,朗声道:“能保证,臣打算在秋收期间发动雍州全州人手收割粮食,包括老人与孩子,还有各级官员家属,也下到田间抢收。并对羌匈奴隶提出奖励政策,只要按规定收割一定数量的粮食,就赦免他们的奴隶身份,相信一定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康鹏凝视李儒良久,终于点头道:“还有孤的家眷与家丁奴仆,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