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3章:惊鼓_大明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人,大人!”耳边传来焦灼的呼声,沈松悚然一惊,抬起头去看,却是老管事沈通。

  沈通是沈家老人了,也是他唯一一直带在身边的人,这次出缺武清便也跟了过来。

  此刻老管事正满面担忧的看着他,眼中全是关切的神色。

  沈松心下温暖,定了定神,缓缓站起来更衣,一边问道:“外面是什么人胆大妄为,竟敢敲响鸣冤鼓?”

  鸣冤鼓,又名半城鼓。一旦敲响,声闻半城,故而得名。后世中的影视作品中,多能看到官府外击鼓鸣冤,然后官员开始上堂问案的段子。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鸣冤鼓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是说宋代开封府尹包拯所设。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后来各级地方衙门口,都设置有一喊冤鼓,供老百姓鸣冤报官之用;

  第二种说法是来自“敢谏之鼓”。《大戴礼.保傅》云:及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司过之史,有亏膳之宰。太子有过,史必书之。史之义,不得不书过。不书过,则死。过书,而宰彻去膳。夫膳宰之义,不得不彻膳。不彻膳,则死。于是有进膳之旌,有诽谤之木,有敢谏之鼓。

  这个“敢谏之鼓”便是鸣冤鼓的前身,《帝王纪》记载,这“敢谏之鼓”乃是尧帝所立。

  而第三种说法则是民间所传,说的是大汉皇帝刘邦开国不久,皇帝侄儿调戏京城女子苏小娥,结果被人当街刺死。

  随后杀人者被抓捕入狱治罪。苏小娥为救恩公,又因只是白身不能得见官吏,便想到一法。和同伴两人,一人身系小鼓,一人手持小锣,便就皇宫外敲锣打鼓喊冤。终于得刘邦接见,救出了恩公。而刘邦得了这个提示,遂推出了鸣冤鼓。

  而无论哪种说法,到了真正实施的时候,除了开始的时候还能执行,慢慢的随着时间的变迁,都将化为一种形式。

  鸣冤鼓亦然。

  官场潜规则,若有冤屈事,又或告状之人,可使人作讼文,而后呈递官府。官府有专人接收这种讼纸,然后递进衙里。一般都是先交由官员的幕僚过目了解情况,然后再汇报上官。由上官决定,是否要公开审理。

  而古时衙门审理案件,其实大多都不是在正堂,而是在偏厅处理。这种方式的好处,便是给予审理官员留下进退的余地。

  除非是官员觉得需要通过某一案件,宣扬某种立场或立威时,便是常说的那种升堂问案了。这种问案才会在正堂上,也就是那种会有两边衙役顿杀威棒,齐呼威武之声的场景。

  除此之外,再必须上正堂上问案的,便就是这鸣冤鼓了。因为这鸣冤鼓一响,几乎全城尽知,便是想瞒都瞒不住。

  如此一来,必然会给官员造成仓促,不及应对的尴尬。故而,各级官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