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三章 决战龙陵1943(九)_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阵夜风吹过,在飘摇的煤气灯下,灯光随着灯的摇摆忽明忽暗,此刻日军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泪流满面,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到了最后自己竟然败了,而且败得莫名其妙,虽然河边正三极度不想承认,但是事实证明第一机械化军的这些中国士兵确实从战术技能到心里素质战斗意志,在到武器装备,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已经远远的超越了帝国陆军,这样的士兵和军官即使放眼帝国陆军,都极少能有与之匹敌的,惟一能够与之相比的只有1937年“支那事变”时的六大精锐师团,敌人越战越强,而帝国陆军则越打越弱,不得不靠后备兵来进行补充。

  大局虽然已定,但是日军第六师团还是顽强的突破了城北的防御,引发了连锁反应,城南的日军独立混成第24旅团也在城南角采取爆破方式取得了突破,中国守军开始逐渐的收缩防御,以避免陷入日军的分割包围。

  在战前,宋雨航吸取之前第十一集团军宋希濂部进攻龙陵失败的教训,将日军曾经固守的十多个“点”经过了刻意的加强后,又选择了几处视野位置开阔,较为坚固的建筑物作为支撑点,其中“大点”可以部署几百人,“小点”可以部署一百余人,里面囤积了可供作战只需的弹药和给养,这些点在龙陵城内形成了一个环状的圈,当日军突破城防之后,附近的中国官兵就近选择“点”继续抵抗。

  城内巷战进行得异常的惨烈,日军士兵装备的单发三八式友坂步枪在巷战中怎能抵过m1a1汤姆逊冲锋枪和m1卡宾枪、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等武器,配合熟练熟悉地形的中国士兵总能在局部使用较少的人对日军形成绝对的火力优势,依托防御点,与日军穿插对穿插,一旦得手迅速后撤。随即转换方向,经常出现在日军进攻部队地侧后翼,让日军瞻前顾后心惊胆寒。

  但是日军凭借着优势兵力很快扭转了局面,在紧急关头,宋雨航将军警卫团、与5军增援的二个团全部投入战斗,很快失去的支撑点又被夺了回来,局部地区日军甚至被赶出了龙陵城。日军也清楚这是龙陵中国守军最后的战役预备队了!

  重庆方面从第一机械化军与第53军和第十一集团军之间的频频中似乎发觉了龙陵方向战况有变。宋雨航的胆大包天将蒋介石吓出了一身冷汗,木已成舟,蒋介石自然不能斥责身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宋雨航,只好将军委会那些在他看来游手好闲地高参们骂了个狗血喷头,倒霉地高参们只好打起精神每隔半个小时就致电询问一次战况。

  最令人佩服的就是最高军事委员会的保密制度,作为头等军事机密的龙陵被困,竟然被一位曹姓高参当饭后茶余话题告诉了他当记者的小姨子,于是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