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2章 人美心善_我在大夏开黑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的罪行,他仍是以王爵下葬的,只是没入皇陵。

  静王生母林妃娘娘带着蕴锦小郡主迁入冷宫,静王后院的女人包括静王妃,以及他其他的儿女,那就圈禁在王府里终老吧。

  至于追随静王的那些大臣则没有这般幸运了,成功地成为了圣上的出气筒,光是四品上的官员就处死了近二十人,京城的空气都透着一股血腥味。

  整个朝堂安静如鸡,就连最没眼色的御史都三缄其口。大臣们都是精明的,死谏那是因为知道圣上没动杀心,现在只要他们敢多说一句,圣上真敢让他们去死。

  人都死了,邀那个名有什么用?

  哦,对了,庆宁侯府也没落着好,虽然没抄家,但被除爵撵回祖籍了。听说圣上这还是看在安王妃的面子上,到底是她的娘家,不然还得罚他家三代不得科举。

  圣旨下到庆宁侯府时,侯夫人江氏顿时晕了过去,庆宁侯和其他两位老爷都是老了十岁的模样,整个候府人心惶惶。

  宣旨的内侍前脚走,世子夫人王氏后脚就抱着孩子回了娘家,第二天就递了和离书。

  砍头的加上流放的,朝堂上的官员整整少了三分之一,金九音的堂兄林东林以二甲吊车尾的名次补了一个工部主事的缺,正六品。

  好家伙,状元也不过是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林东林比状元的起点还高,可谓是一步登天,当然这里头少不了韩靖越帮着运作。

  好在工部也是个清水衙门,安王安插的也并不是主要位置,大佬们都盯着肥缺呢,所以林东林并不打眼。

  别人看不上,林东林哥俩可高兴坏了。

  在林东林最初的想法里,他顶好的也就是能中个秀才,然后在家乡开一家私塾,不用下田干活也能养家糊口。

  正六品的京官,他做梦都不敢想!

  惊喜过后,哥俩也深知这一切都要感谢堂妹,要是没有堂妹,他们现在还在老家种田呢。就算他们天赋惊人,可没有王爷帮着运作,还不知何年何月能补上缺呢。

  而王爷凭什么帮他们?还不是看堂妹的面子吗?

  这一刻哥俩同时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当官,努力往上升,将来好给堂妹撑腰。虽然这个希望很渺茫,但他们还是要去做的。

  金九音的孕期终于过了头三个月,她跟解放了似的嚷嚷着要出门,韩靖越哪里能放心,却又拗不过她的痴缠,只好亲自陪她。

  呼吸着外头新鲜的空气,金九音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活过来了。她掀开车帘往外看,哪怕一丛草她也觉得好看极了。

  善堂已经在建了,按照金九音搬过来的设计,有大大的操场,有一排排的宿舍,宿舍里摆放着架子床,还得有食堂------反正这个朝代的地皮便宜,照大了建呗。

  金九音看过之后就上山了,半山腰有一家庵堂,她上次去过,里头的斋饭很好吃,不知怎么的她就很想吃了。还不让人去拿下来,非得自个亲自去。

  其实金九音就是想踏个春,一路山花相迎,溪水作伴,多美!春天么,还是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春光。

  山并不高,一路走走停停,金九音也没感到累。吃过了心心念念的素斋之后她便在庵里逛了起来,看到有一个小门是半掩着的,不由好奇走了过去。

  原来里头有人在画壁画,一个个很鲜活的佛家小故事,跟现代的连环画似的,还挺有意思。最让她意外的是用色非常大胆,她不由朝画师多看了两眼,挺年轻,书生模样。她还跟人家请教其中一种蓝色怎么配出来的。

  金九音并不知道她和韩靖越离开后,那画师看着他们的背影看了好一会。收工结算完工钱画师在庵里给她点了一盏长明灯。

  刚才画师就认出了那位年轻的安王,自然知道安王身边那位美如天仙的女子是安王妃。去年冬天靠着安王妃施舍的药材他的父亲熬过了寒冬,他抄书卖画,挣得钱越来越多,有能力给父亲请好大夫用好药,现在父亲已经痊愈,重新开起了蒙馆,他们父子俩的日子终于有了盼头,他也得以重拾课业,准备科举。

  虽然安王妃并不知道他是谁,但他感激安王妃。

  听说山下正在盖的善堂便是她出钱建的,果然人美心善啊!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