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截胡_国宝神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卖的自然也有买的,包袱斋这个行当就应运而生。

  所谓的包袱斋,就是手里拿着个小鼓走街串巷。一边敲着小鼓一边叫着收各种物件。

  最早的铲地皮,就是包袱斋。

  包袱斋的营收对象主要是那些不愿意不方便抛头露面的福晋和女眷。都是八旗弟子,祖辈上怎么也出了几个有出息的先人,家里的老物件多少也有那么一些。

  这些女人们虽然知道自家祖上传下来的东西有价值但却不知道值多少,包袱斋们也靠着吃差价讨点不至饿死的生活。

  后来老天都生意竞争太大,整个天都城几天都收不到老物件了,有的包袱斋思想转变得快将目光投向了天都城周边的镇集山区。

  这就是铲地皮最早的由来。

  那些年交通条件差,出一趟天都走一遭山区来去就得好些日子。风餐露宿跋山涉水,还要遭受各路军阀盘剥,更要提防山匪劫财,其中辛苦自不言述。

  不过那时候的铲地皮相当于包袱斋已经有了质的转变。

  越是偏远地区镇集,铲地皮的利润越是暴利。

  改开以后,随着文物热的兴起,隐匿了三十多年的铲地皮们再度苏醒。

  新时代的铲地皮们从天南杀到海北,又从天涯海角再到整个南海。整个神州大地在这几十年时间里被犁了一遍又一遍。

  现在还在铲地皮的,基本都是古玩行的最底层或是刚刚入行的新手。

  当年那些第一批铲地皮的大佬们已经把地皮铲出了本大洲!

  其中,就有现在大伙耳熟能详被半神话的几位大咖。

  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规矩,其中古玩行的规矩又是最多最为讲究。

  即便是铲地皮,也有同样的规矩。

  当几拨人一起铲地皮的时候,几方会按照行里规矩在进屋之前做一个规定。诸如家具的漏归哪方,瓷器漏归谁,老字画漏又归谁……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既避免了几方人马扎堆哄抢,又能杀主人家的价格,利益也做到最大化。

  不过看对方的架势,是要撕破脸的节奏。

  就在对方领头犹豫之际,冷不丁的,一个打扮花枝招展的年轻女孩轻步款款走了上前。

  年轻女孩不过十七八岁,正是清纯年华之际。穿着体恤短裤的她大片雪白瞬间就让年轻黄毛看直了眼。

  “柳总哥哥。妹儿要坐下午的火车回双喜,你让我们先买东西嘛。好不?”

  血气方刚的黄毛哪经得起妩媚少女的撒娇,立刻重重点头:“去。你们先。”

  “老子爷爷的东西老子做主。你们先选。”

  听到黄毛这话,对方同伙如奉纶音就往土房子里冲。

  对方领头人冲着金铎微微一笑,做出个对不起的手势快步进屋。

  三个人目标明确,有的直直冲进存中草药的库房,专门照着名贵药材抢。有的在医馆里东瞅西瞧,看见什么老物件立刻上前握在手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