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二八章 做大事的格局_组织派我来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隋唐时,为了丝绸,他们甚至和波斯帝国开战!这个在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里有记载。”

  中间商赚差价,老套路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有史为鉴,诸葛卧龙等人也逐渐明白这些海外国家来大明的目的,不仅有绝地天通的仇恨,还有让人眼红的海外贸易。

  宁采臣道:“鲁米帝国?”

  诸葛卧龙道:“这是我们的称呼,在西方的称呼中,应该叫做奥斯曼帝国,他们是突厥人的后裔,被唐太宗打败后,从新在那边立国。在嘉靖年间,也曾多次遣使团来访,最近一次到访,距今不到百年时间而已。”

  大秦,也就是罗马,说汉朝:平和度日,永无战争,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充满智慧,法律严明,充满正义,物资丰富。

  汉朝说罗马:有类中国,诸国仰之如周京,居然大一统之势,都城高峻,黄金之地,香木为梁,疆土四辟。

  当时地球东西两方最强大的帝国,受制于交通条件,未能有更多的直接交流,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由于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两方互相大吹彩虹屁,不过是正常操作流程而已。

  至于说东西方两大暴力机构交战,谁胜谁负的问题,都只是纸上谈兵,难有定论。你不能说被汉武帝打败,迁徙欧洲的匈奴人后裔,打得罗马人俯首认输,建立强盛的匈奴帝国,就说明汉更强盛。

  再有被唐太宗打败,逃亡的突厥人后裔,直接灭亡了罗马帝国,建立横跨亚非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不能说明东方比西方强。

  欧洲最早记录中国是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文明时代,希罗多德《历史》中,记载了希腊东行旅行者听当地人说,居住在以北更北地方的是“北风以外的人”。

  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作家克泰西亚斯《波斯志》中第一次提到波斯以东“赛里斯人”。赛里斯人这一名称成为古中国的重要称谓。延续希腊文明的罗马,给中国“赛里斯”赋予了更多想象。这种想象随着各种产品的输入不断完善。

  罗马帝国时期的地理学家托勒密,在翻译过来的文章中这样描述汉朝:

  赛里斯国幅员辽阔、人口繁盛,其东邻大洋,是可居住世界的极限所在,其西境达到喜马拉雅山脉,并与巴克特里亚接壤。赛里斯人文明、温和、公正且生活俭朴,总是避免与邻国发生冲突,甚至不愿与其过多接触,但却很乐意让外界了解其商品,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丝,丝制品、精皮以及高质量的钢铁等等。

  宁采臣点头,《大唐西域记》他有看过。

  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里记载: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为了摆脱波斯人高价垄断丝绸局面,曾与埃塞人联合,绕过波斯,从海上去印度购买丝绢。被波斯人得知,波斯王以武力向埃塞威胁。无奈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