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63章 北方大战(一)_回到民国当大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项,南支那就超过了整个日本(你也不看看你们大日本才多大),虽然军国主义分子强调说帝国的武士就是用竹枪也能打败支那军队,但是这些鬼话也就是用來糊弄一下老百姓就好了,而帝国决策层自然是不会相信自己编造的谎言,所以打击南支那的三条方针制定后,整个日本的在华机构就全部被动员起來了。

  而三条方针第一个被日本军部和外交人员重点策动的就是武装段祺瑞的北洋军,然后挑起国的内战,这样无论结果如何,南支那的国民政府就算不垮台,他们的工业计划估计也要停滞下來了,这样帝国的大陆计划就会继续顺利的推行下去。

  至于王振宇会不会顺势统一全国,这一点日本方面也有过担心,所以不仅仅是段祺瑞,他们还加大了对沈阳张作霖的奉系的支持力度,东北兵工厂也提前登上了历史舞台,日本军部甚至还制定了一个计划,就是必要的时候,让关东军穿上奉军的军装和奉军一起入关作战。

  但是计划的再完美,也赶不上变化的节奏,直皖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曹锟和吴子玉最初从四川逃到河南的时候,日本方面也照例和他们进行了接触,可是一來吴子玉是个死脑筋,从南到北,无论英法美日哪一家列强來拉拢他,他都一概不理,历史上苏联也曾拉拢过吴佩孚,结果却是吴佩孚下令镇压共产党和工人运动,因为在吴佩孚看來,凡是老外支持的,那必然是卖国,既然是卖国的,那就是跟他吴佩孚这个爱国贼(苏联定义)过不去了,吴子玉可不是王振宇,这可是个货真价实的军阀,他如果生气了,那可就真的是要杀人的。

  二來则是曹锟和吴佩孚外加冯玉祥手上的军队在日本人看來都是些残兵败将不值一提,加之他们在北京的最大靠山冯国璋等人大多已经倒台下野,所以帝国方面最终对直系也就持不看好的态度,在他们的计划,这些人最终的结局无外乎是被段祺瑞收服而已。

  但是事情的运作最终跟日本人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这支被日本人视为注定要消亡的军队居然公然挑战大日本帝国正在大力扶持的段祺瑞政府,这真是一个非常麻烦的麻烦,原本按照军部的计划,大约到了民国七年的时候,差不多成军的段祺瑞政府的军队大约三十万人就可以南下攻打南京和武汉了,别看王振宇麾下也有几十万军队,虽然沒有足够的情报提供数据支持,但是日本特高课的报告分析十分明确的指出,尽管在欧洲,南支那的军队赢得了足够的国际声誉,但南支那现在恰恰就处在最虚弱的时候,一來精锐远征在外,内部必然空虚,二來实际控制的区域过宽,进行战略防御的时候根本无法形成兵力的集使用,三來只要帝国舰队出现在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地区,王振宇的青年军必然会分兵守备。

  这份报告的撰稿人似乎还是个国通,特别在报告的最后面还加了一句:“现在的国差不多就是武王伐纣的时代了,段祺瑞就是武王,而南支那就是纣王,只要一击就必败了。”

  日本人总是习惯于把事情想的太过美好,于是悲剧了,现在段祺瑞这个武王能否伐纣尚未可知,他自己就要先被伐了。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