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4章 天可汗是怎样炼成的!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谢书友取名好麻烦的再次打赏和推荐票!^-^)

  “哈哈哈哈,果然被陈兄弟看出来了!”钟矩笑道:“不错,我这诗里的确化用了陈兄弟在逍遥楼的佳句。”

  陈成汗颜了一下,自己刚来岭南的那天写了好几首诗,像这个什么“灵岩秀峰重复重,碧玉削出千芙蓉”,基本上属于写完就忘的类别。

  因为那天糟糕的战绩,陈成就更不愿意回想了。

  难得钟矩提起,如果他不提的话,陈成自己都没啥映像了。

  这么一看,小钟的诗才终究还是要比大钟技高一筹,与大钟平铺直叙的“正道”不同,小钟的诗可以说是颇见巧思,隐藏了许多了小细节。

  他说:

  我曾经非常喜欢太宗文皇帝的那首“初晴落景”诗——

  一下就把李世民的诗给嵌入进来了,要想知道小钟想表达什么,你还得把李世民的诗看看才行。

  那么李世民的“初晴落景”写了什么呢?

  看上去就像是一首普普通通的写景诗,起码前六句都是这样的:

  晚霞的时光可以娱乐自己,天气若是晴朗老子就更加高兴。

  太阳照耀出百花的色彩,微风吹动着广袤又翠绿的林木。

  池塘里的鱼跃起的样子各不相同,园子里的鸟儿叫声也千差万别——

  最后李世民来了一句感慨: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想把这首诗告诉那些博古通今的人,让他们理解一下老子描写这些风景之外的意思。

  形式上有点像曹操的标准结束语“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也就是表明:今天就写到这里了,下次再见吧!

  本来只是“客套话”,可是小钟说很钟爱这首诗,那就必须要过分解读一下,而且李世民自己也说了“朕有深意,你们去猜吧”!

  什么深意?他不说,怎么猜?

  只是从他中间两联看上去,像是说:花有上百种,林子也有上千座。水池很多鱼,园子很多鸟——

  单纯“多”的话,那就是流水账,可是他提到了“不同”,提到了“还异”。

  也就是说,万物都有不同点,即便是看着很相似的鱼、鸟,都有不同!

  因为不同,所以美丽!相互对比,相互补充!

  动物尚且如此——

  何况是人呢?

  唐太宗关于不同种族的人,有什么出名的观点吗?

  自然是有的!

  “由此,我不得不想到太宗皇帝那句名言!”陈成回忆起初一历史课本上李世民那段说:“自古皆贱夷狄而贵中华,朕——唔唔唔,各位当没听见。他——他‘独爱之如一’!”

  “是的!自古以来,汉人都轻贱外族,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事实上,外族人虽然与华夏的风俗习惯不同,可不也是人吗?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同,反而才显得这个世界格外精彩呢!”

  “在太宗皇帝的疆土上,无论种族,他都一视同仁!”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