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7章 第二局:樵夫的对决!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谢书友取名好麻烦的再次打赏!)

  “你们怕不是在演我吧!”陈成看着众口一词称梅英卫的五绝诗作得更佳的众人,感到困惑、愤怒甚至还有些好笑!

  你们不要觉得对方是什么“大诗师”,而小陈我现在是一个还没有混上“诗士”段位的人,就看不起我作的诗!

  我这诗,流传到后世,完全都可以当做分析古代尖锐阶级矛盾的典范的!

  可以和《悯农》、《蚕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同入选中小学课本的!

  你们竟然没有人能看出我悲天悯人的笔触之下深邃博爱的思想!

  竖子不足与谋!偏远之地的人见地果然比中原人士要低一些!

  在梅英卫和其门下众师弟看来,第一首诗他更加出色是没什么悬念的,毕竟如果陈成这种等级的对手都拿不下来的话,那自己还算什么“大诗师”呢?

  只是作品和民意都摆在这里,这小家伙又有什么可不服气的?

  而且他的这首诗里表露出的“苦大仇深”的意味,不光梅英卫理解不了,连看热闹的几个老乡也不是很理解。

  “你们看到大户人家吃着肉,喝着酒,不干活的人,过得比干活的人还要好——难道不气愤吗?难道不辛酸吗?难道不会心里不平衡吗?”陈成拧着眉头问,他知道跟梅英卫这些公子哥说不上这些话,直接问干活人模样的老乡们。

  自己吐露了他们的心声,该争取他们来支持自己。

  “没啊,怎么会呢。”

  “他们吃酒,我们不也吃酒么。”

  “他们是读书人哩,识字,过得比我们好那是应该的。当然我们过得也不错。”

  听着老乡们这些“不争气”的话,没把陈成气个半死。

  怎么一点都没有对这些“蛀虫”刻苦铭心的仇恨呢?

  询问了一些老乡们的生活状态,陈成总算对岭南的农人生活有个大致的了解的。

  结论是:在岭南种地,生活不十分富足,这是毋庸置疑的。

  中原人认为岭南地区丛林广布,蛮烟瘴雨,也没有错。

  可是,原始森林广布,也就意味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给人们提供相对充足的生活来源,如果只要低水平的生存方式,啥事不干,往树林里,山里随便逛一圈,就能带一堆东西回来了。

  中原人对岭南恶劣的自然环境,尤其是“瘴气”的恐惧,也阻碍了北方人们向岭南进军,来争夺自然资源。

  这样一来,岭南的资源对应区区几十万的人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哪里需要像中原人口稠密地带那样寸土寸金,四处拓荒呢?

  就算你看不上岭南丰富的自然资源,铁了心就要在这里开拓良田,将“南大荒”变成“南大仓”——

  可也还是不需要像北方农人那样劳累!

  当陈成从老乡口中得知这里甚至还在“刀耕火种”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