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章 拯救孟浩然的背疽!(第一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亚父,后世有宗泽、徐达,连虚构的人物里也有豹子头林冲——反正只要沾上这病,肯定没几天好活了!

  陈成完全不懂医学,甚至连“疽”这个字不跟“背”连一起的话,都不咋认识,他又没有武侠小说男主的绝世内力给孟老师续命,还能咋办?

  拜拜吧您嘞!

  您的精神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满怀希望地来找大腿,找到的却是一个一只脚踩进坟墓的人,小陈十分沮丧——

  只是走了一半,小陈又折返回来:

  不能够啊!不找孟老师,他又能去哪里找另一位旗鼓相当的大国手啊!

  何况就算不是孟浩然,只是一个普通中年大叔,看到人家遭受如此病痛,也很难不拔刀相助啊!

  可是……术业不专攻的小陈真不知该从何助起啊?

  拿把刀将孟老师背上那个大毒疮一刀挖掉?

  那搞不好当晚孟老师就驾鹤西行了!

  ……

  小陈想啊想,有一点点眉目:

  古代背疽几乎在口耳传递中等同绝症,一旦流脓就会死——可在现代,似乎没再听说有得这病死的。(现代医学上叫“背部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

  要么,是因为医学进步——有了抗生素青霉素、苯唑西林这些特效药,但陈成可不会培育这些,搞也搞不到。

  他很后悔没在现代学点医药知识。

  要么,是因为古代人与现代人体质的不同?

  古代人与现代人哪里不同呢?

  嗯……

  古代人……

  不讲卫生……

  像唐玄宗那样非常喜欢洗澡和泡温泉的人毕竟是异类,古时候很多人一年才洗一次澡,像欧洲中世纪的时候压根不洗澡,生下来一次,死了一次,没了。随汗液排出身体的毒素堆积在体表上,时间久了肯定要惹出毛病来啊!

  再想一想,得了背疽的那些人似乎有个共同点。

  都是武夫,或者带兵打仗的人?

  除了范增宗泽徐达,还有个战国吴起的故事,说吴起收买人心,愿意帮背上长疮的士兵吸脓——而他以前还帮过该士兵的老爸吸过脓,专业吸脓二十年!(有点恶心了。)

  长疮受伤的,总是他们!

  士兵操练战斗,环境肮脏,也不清洗,不解盔甲,滚地上直接睡觉,当然容易引起背部受伤,感染后成背疽。

  所以,小陈给孟老师的第一个建议是,及时洗澡!

  对,我知道你们汉水流域河流众多,你也喜欢下河嬉游!

  但水质可能不放心啊!而且你也要顾及在下游洗衣服洗菜阿婆们的想法。

  洗热水澡!

  小陈我来帮你搓!注意不碰到疮口!

  再一看,闻名天下的孟夫子,竟然穿着一身粗布麻衣——这怎么行!

  换丝绸!

  这倒不是小陈我注重面子,而是粗麻粗葛的衣服,真的很糙,蹭来蹭去背上的脓包难道不会破吗?

  创口不会感染吗?

  换丝绸!

  这让孟夫子很为难,虽然他誉满天下,但是的确挺……

  穷的。

  唯一几件好点的衣服,还是穿着出门去见张丞相的,现在已经改了改,让给儿子孟仪甫穿,好娶媳妇。

  没丝绸?

  小陈我有!

  圣人当年赏赐了我很多!

  全拿过来给孟老师穿!

  而且过一段时间就换,免得交叉感染。

  小陈自己穿上粗葛衫,奉侍汤药,不曾废离。

  气温渐渐转热,最后想想——丝绸也别穿了吧!

  脱光光!

  让孟老师光膀子!

  透气更清新!

  卧榻也要换——躺在地上不通风,不透气,换成后世高脚的“床”!

  (之所以不是此时的“床”,因为此时的床可能是用来坐的小马扎,也可能是井栏——“窗前明月光”的床便是。)

  不但换“床”,还要在背部位置挖一个洞,躺下的时候不至于挤压到伤口。整个从“盲人按摩”那学来的招数也用上了。

  最后,自然是吃药和忌口啦——即便是现代,医生开药也会提醒不要抽烟不要喝酒不要吃辛辣。

  多吃清热解毒的食物,酒暂时也给我戒掉!

  对,知道您“醉月频中圣”,但要爽还是要命,您自个选吧!

  在小陈尽心竭力的服侍下,以及他严苛残酷的各种禁令下,历史上死于背疽的孟浩然,竟然奇迹般地渐渐好了!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