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9章 一字5万钱的宝经消失!(第一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桩奇闻传开之后,不论位居高下,也不论地处远近,人们都十分尊崇和敬仰该寺的卢舍那佛,西庆林寺也由此名声大噪,成为桂林首屈一指的大寺。

  如果遇到旱年,只要去求雨,没有不应验的。

  王维老师说这些事情的,不无流露“佛法精妙”的那种敬仰之情。

  陈成却想:好像有一年西南大旱,漓江都差点枯竭了,农业、旅游业损失惨重,但也没听说“求雨”应验的。

  不过到他那个时代,估计这寺和佛像也已经在历史更替中湮灭了吧?毕竟再过一百年就一场“武宗灭佛”运动呢。

  无论如此,开元年间的此时,西庆林寺香火鼎盛,属于到桂林必打卡地点,王维老师便携带褚氏《金刚经》,邀请了名流与青年才子,到寺内共赏宝经。

  西庆林寺给的规格也十分高,住持亲自主持观经仪式,一系列扫尘开光动作,最后恭敬地将经放于卢舍那佛像下,由众人品鉴。

  可就在观经的时候,离奇的事情发生了!

  “众目睽睽之下,经卷上的文字,一行行消失了!”王维皱眉道。

  “又消失了?”陈成也吃惊,之所以说“又”,还不是因为开元寺的那面碑刻上的文字也曾经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

  而且这次消失,恐怕比那一回还要诡异,毕竟那次不翼而飞,只是寺僧们口耳相传,是不是他们自己捣的鬼谁也说不清。

  可这一回,现场的确不止有一位目击者,而且这其中还有王维!

  “王师看得真切?”陈成向他确认。

  “真切无误!”王维点头:“随着卷轴的展开,那陈旧的笔迹的的确确是一列列地隐没无踪了!”

  遇到这种情况,在场的观众连同寺僧自然惊愕莫名,慌忙将经卷合上收好——

  可是事后再由暗室观看,经卷仍然成了无字的旧纸一卷!

  此事众说纷纭,比较“服众”的一条是说,褚遂良深恶武后其人,在其化身“卢舍那佛”下,不愿将自己的手迹示与她看。

  至于武后与“卢舍那佛”之间的关联,倒是天下人人皆知的掌故了。

  相传高宗李治和武后居住在东都洛阳的紫微宫时,某日武则天正在梳妆,忽然抹开了眼泪,高宗怪问其故。

  只听武则天抽泣着说道:“眼前纵有千般好,可百年之后还不是一堆枯骨,有谁能知道我的模样呢?”

  高宗一听,立刻明白了武则天的心意,决定在龙门山修建大佛。

  并和武则天商定,将大佛命名为“卢舍那”,是梵语“智慧广大,光明普照”的意思,也是法身“毗卢遮那”(汉译:大日如来)的简称。

  这正好和武则天自己名字“武曌”的含义“日月当空”相同。

  民间也一直有“卢舍那大佛就是武则天的化身”的传说(武则天后来登基也曾以弥勒佛降世来自命。)

  直到小陈的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