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2章 李白哪首诗该颁奖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咏鹅骆宾王,是与“咏春叶问”齐名的两位宗师,在这里出现他的名字,自然不奇怪。

  《渡瓜步江》全诗曰:

  捧檄辞幽径,鸣榔下贵洲。

  惊涛疑跃马,积气似连牛。

  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

  不学浮云影,他乡空滞留。

  首句所谓“捧檄”——自然就是那篇大名鼎鼎的檄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与《滕王阁序》一起,堪称大唐骈文双璧!“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也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写这篇檄文的这年,“鹅鹅鹅”的骆宾王跟徐茂公的孙子徐敬业在扬州干了一件大事:

  造反。

  起兵,造武则天的反。

  这在武周朝自然是谋逆大罪,可如今江山也姓回了李,骆宾王当年所做之事,在扬州人看来反而是给自己增光添彩的,自然津津乐道了。

  除了这首诗,还有一首他在扬州的诗也被提名,也是在徐敬业反武后的军中所作的《在军登城楼诗》: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这首小诗也不可小觑,诗以对句起兴,深秋的城上冷风飕飕,江中水气寒冷,,看似质朴平易不着笔力,乃是借用了《梁书·元帝纪》中“信与江水同流,气与寒风共愤”的典故,又有“风潇潇兮易水寒”一样悲壮激越,恰到好处地抒发了同仇敌忾的豪情与激愤。

  属对工整,语言朴实,音韵和谐流畅,“风冷水寒”的清冷之境,“戎衣歌舞”的热火朝天,一“冷”一“热”对比,自古受人传颂。

  有人提名此首,自然也是一片赞誉,连王大叔也表示首肯,同样得以入选“十佳”。

  如此一来,骆宾王一人独占两首佳作,成为领跑者。

  可这也不是说他就没有挑战者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啊!

  扬州众才子抬出的这尊“大唐新偶像”,便是陇右李白。

  “事后诸葛亮”来看,后人也觉得骆宾王的诗虽然是好极了,可比起历代名将,“乏中流激楫意”,最终和徐敬业的造反大业难免败亡。

  啥叫缺乏“中流击楫”意?

  就是说,骆宾王写诗牛皮吹得还不够大,缩手缩脚的。

  论吹牛皮,李太白称第二,还有人敢称第一么?

  开元十四年秋天,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蜀后,首次畅游扬州。

  登高眺运时,便将他的所见在《秋日登扬州西灵塔》一诗中吟出: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

  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

  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湖水把金色的古刹与塔影袅袅摇晃,太阳正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如同燃烧的火球一样——“水摇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