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6章 旷世难题鸡兔同笼!(第一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花船继续向前行进,很快便来到了第三站,这一站又是没有直接给出诗的题目——

  只见一个满脸沟壑的农民老爷爷,站在桥上,双手各提了一个笼子,上面遮着布,完全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名堂。

  当他看到载着十大仙女的花船行近了,他才在周围围观群众的鼓噪下掀开了第一个笼子的布!

  里面是……

  一只鸡!

  没错,就是会呱呱叫的大公鸡!(怎么有点怪怪的)

  众人狂晕,难道这次的诗题是让大家写一首关于“鸡”的诗?

  没搞错吧,当着这么多……

  “鸡”的面,写“鸡”的是,是不是有些指桑骂槐的意思啊!

  当然,也有明眼人认为出题者不会如此低情商,肯定不会干得罪这些仙女的事。

  而且用的是公鸡,如果是指桑骂槐的话,那也要用母鸡啊!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老爷爷又掀开了另一个笼子的布!

  一只兔子!

  好吧,难道是写一首“鸡”和“兔”诗?

  那也不是很难吧?

  “我当场就能来一首:

  我爱红烧鸡,也爱冷吃兔。

  两个一起吃,吃到撑了腹!”

  “去去去,别捣乱,题目肯定不是这个意思!”

  就在观众饶有兴致地盯着老农的时候,他又有新的动作:

  打开了鸡的笼子,又打开了兔子的笼子——

  然后,把它俩关到了同一个笼子里!

  众人再次狂晕!

  有懂行的人已经看出来了:

  这特么是“鸡兔同笼”的问题啊!

  话说经历过小学数学应用题的人们,都对各种“脑残”问题记忆犹新。

  比如什么小明忘了带家庭作业,走了之后他爸在后面追,小明速度多少多少,他爸速度多少,问他老爸会给小明几拳。

  又比如小明的墨水弄脏了作业本,原本的数字看不见了,让你猜猜小明几岁。

  更加少不了的自然是“鸡兔同笼”这种中国人民喜闻乐见、风行上千年的问题了。

  成书大约在公元5世纪《孙子算经》,就已经出现了“鸡兔同笼”的问题了——

  1500年前的这本“小学生习题集”中是这样叙述的: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也就是说:

  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多少只鸡和兔?

  都不要说二元一次方程了,在小陈的时代,基本上对小学三年级的小学生就已经难度“免疫”了。

  这时从桥的另一边又走上了一位媚香楼的姑娘——显然萧阿姨也在试图携带私货。

  装扮漂亮的姑娘唱道:“

  鸡兔同笼卅又三,百条足迹乱中探。

  问君可有几多计,禽兽分清各几颔?”

  换成人话就是:

  有33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共有100只脚。问笼中各有多少只鸡和兔?

  相比较经典的“鸡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