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40章 少帅的怒火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那番对话…

  十天之约,是他十天前对着中外各界说的。少帅的话代表着国家意志,是国家信用的表现,他不会出尔反尔,他在外界的信誉一向良好。

  可是他这次准备破例。

  离约定的停战之期还有三天时间,他已经决定让朝鲜人民军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奇袭。可能人民军没有准备好,但日军同样好不了多少。

  战争,通常条件下比的是力量,更多时候比的是双方的作战意志。再说人民军在现有条件下有很大优势。

  有杀俘这么一件事,所有的道义都将在中国一方,不会有人追究他为什么说话不算数:你不顾道义做小人在先,没有资格要求我做君子!

  所以仍和齐亚诺作了这番“谈判”,就是要通过他的口,告诉中国人是信守诚诺的,也让日军有个底----战争会在三天后来临。而这时候如果进行大规模突袭,将会有多么惊人的战果!

  他相信,希望中日和平的人士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会多么失望,而希望中日交战的英美等国,一定会大张旗鼓地喧染中方是扩大战争的罪魁祸首!

  三天后开战,既能够给日军以压力,也产生另外一个作用:麻痹。三天之后才开打嘛,至少现在是安全的!

  果然,当齐亚诺一脸愤怒地向各界说明张汉卿在三天后继续与日军交战的态度,世界舆论一片哗然,欧美报纸一边倒地评论张汉卿“好战、嗜血、穷兵黩武”。

  只有德国、苏联冷静地认为在没有签定和平条约之时,交战国中国的一切作为都理应获得同情,由日本发动的这场战争应该由日本负责,但他们也谨慎地希望双方能够“理智地”结束这一场给东北亚带来不安、也冲击着亚洲政治经济秩序的战争。

  随着无线电波的飞速传递,世界的目光在消停一段时间后重新盯向了朝鲜半岛。三天后,中日双方又将是一轮|大战,这个消息,不知忙坏了多少观察家和外交家。

  世界在屏息凝神静静等待,喘息之后的日本陆军会带给外界怎样的惊奇呢?因为按之前的种种表现,这不应该是日本的精锐陆军!

  整整一天,张汉卿的办公室里人来人往,各色军服、各类高官进出不停。人民军军官是就近聆听指示,外国使团是探听消息,总之少帅繁忙异常。

  身处朝鲜前线的久迩宫邦彦王虽然远离少帅,却也感受到了肃杀的景象。他第一时间知道了三天之后将重新开战,而以人民军的个性,当天第一仗必然非常凶险,因此也在排兵布阵,准备迎接中国军队的进攻。

  是的,进攻。面对左中右三面9个军的压力,日军已无能力再作任何形式的进攻了,甚至连密集防守都不可得。

  在海军征战渤海湾徒劳无功后,日军朝鲜司令部已经意识到继续呆在东、西朝鲜湾已经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