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55章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下)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铁围脖!不过,厚重的铁围脖大大削弱了鬼子的战斗灵活性,伤亡更加惨重。

  日军将领连连哀叹,此役丧尽“蝗军的名誉”。日军在退回晖春后,追悼阵亡将士时宣称,这是日本军侵华以来,“前所未有的耻辱”。

  日本一家报纸评论说:“明治大帝造兵以来,蝗军名誉尽丧于晖春城外,而遭受五十年来未有之侮辱。”

  此战所造成的一个后果之一,就是后来当权的皇道派在1934年放弃华而不实的西洋式指挥刀,军官一律改配日本式的军刀以谋应对。结果,多磁的军刀让很多飞机的罗盘仪失灵,出了不少事物,这是后话。

  大刀的名声是赵登禹将军率领部队一刀一刀、刀刀见血,跟日寇砍出来的威名!经此一役,大刀队的英雄事迹传遍祖国各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何香凝女士一连作了好几首诗颂扬100师的战绩,其中有《大刀赞》,说:

  “大巧若拙用大刀,

  大新若旧国术高。

  伏如猛虎进如猱,

  十步以内敌休逃。”

  张汉卿在得知大刀队的事迹后,脱口而出:“100师万岁!”这一声,使后来100师“万岁师”的美名传遍全国。

  在民国词坛诗坛以“屡有”名篇着称的张汉卿也不甘人下,“即兴”谱曲一首,立刻脍炙人口,传遍大江南北,即成为已成国歌的之外的另一首历代传唱的革命歌曲《大刀进行曲》: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副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人民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人民军不是孤军。

  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这就是《大刀进行曲》,它的副题为----献给100师的大刀队。

  感谢100师大刀队的努力,给34军主力争取了合围日军的机会。在两次冲锋不利后,织田大佐敏感地意识到,对面的人民军远非地方保安军那么简单,整个战役都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地试图拖住自己这支孤军。

  然而他明白后为时已晚,势单力孤的日军已经陷入34军的三面合围之中,在隔图们江的那一面,江南岸已经密布黑黝黝的炮筒----他知道,从江面上撤回朝鲜的可能性已经近为零----那是已经在朝鲜东北部西水罗里并迂回得手的30军88师师属炮兵团,后路已被切断。

  接下来完全是一边倒的较量,在战后日本对此战的研究中的记载是:“日本军人顽强地抵挡了中国方面10倍于己的人员优势和猛烈的炮火。有时一个小山头竟都反反复复遭到数十倍己军人数的炮弹的侵袭。织田大佐在终战的时刻毅然果断地以剖腹自杀向天皇尽了最后一份忠心,伴随他的还有身残志坚的数十位中下级军官。”

  虽然文章极尽美化赞谥之词,但是日军的失败是板上钉钉的事。

  不管怎么说,张鼓峰战斗留给日军的当然是震憾:据战后统计的数字表明,除少数几个日军翻过张鼓峰逃往苏联波谢特草原外,这支日本朝鲜军的精锐部队共3418人几乎全军覆没!

  人民军以绝对的优势把日本人的狂妄抛进了图们江。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