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4章 对比鲜明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崛起已经不以意志为转移,虽然她自统一以来一直低调行事,埋头搞建设。

  政治上,以张作霖、张汉卿为首的政|府已经牢牢控制住了局面,在中|央和地方,已经没有任何力量、任何组织和团伙和任何人可以威胁到张氏父子的权威了。同时,人民党已在各地扎根,并在一系列事件中得到衷心的拥戴,人民党党员人数爆炸式地达到500万人,这一势头仍在加速。

  原本还在国会里能与人民党一较高下的国民党,被一个资格审查大伤元气,从而在国会全面落败。而且没有执政根基的它,想在政坛翻身的机会越来越渺芒。

  因为一系列错误的政策导致党内大溃败,汪精卫再也无法抬头。在不久后召开的国民党中|央全会上,胡汉民以高票当选为国民党主席,廖仲恺担任第一副主席,而孔祥熙为杀出的一匹黑马,顺利担任党内排名第二的副主席。

  接下来,就看人民党如何分化、从而各个击破这个党了。其实就是人民党不动它,它也很难再继续施加影响力了。

  经济上,国家一片繁荣,上下都在搞建设、抓工业、筑铁路、修水利,古老的中国发出新的活力,很多外国观察家们把这一现象叫做“中国式美国速度”,意在指美国在1880~1890年期间的大发展。

  经过这段时间的累积,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的3倍,当年财政收入达到43亿元的新高,是日本同期的2倍多;现代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已达到4%,连同现代商业、现代交通运输业,总比例已超过日本约1%。

  不要小看这1%,它表达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中国经济不但在总量上,更在体现国家实力的工商业总量上也已经全面超过日本。如果这时有一个关于综合国力排名的话,中国当之无愧地排在日本前面,来自欧美的观察家们都目瞪口呆地看着中国发展的快速度与各行业发展的高度协调性。

  唯一不足的是日本早在1918年工业产值即上升为%,农业则下降到%,日本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但是在工业部门内部轻重工业的比例上,轻工业仍占优势地位。

  由于造船、机械、化学等工业发展,重化工业的比例也日益扩大。而中国则因为长期的落后,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尚不足10%,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不过体现工业潜力的钢铁业、能源业、基础农业方面,中国比之日本要高出一大截:凭着中国拥有的丰富的铁矿资源,中国钢产量继续拉大与日本的差距,达到357万吨,是日本同期的万吨的4倍多,也超过同期的欧洲大国法国的产量。

  在苏联的帮助下,各种合成钢铁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起来,使中国钢材的质量也上了一个大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