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2章 经济战线的一场较量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元收购…爱国的私营工商业真正感受到国家的扶持。

  宋、盛两家也在这场斗争中旗帜鲜明地支持张汉卿的爱国举动。宋家通过在美国的关系,给上海购进亟需的一些工业原料,让沪上平稳地渡过了最初的难关;盛家则利用自己的渠道,开通了从武汉到上海的原料供应链,有力地支援了上海市政|府初级原材料的争夺战。

  反封锁斗争的结果,是纺织业6月中旬只有4成开工,到8月达9成以上,私营纱厂产量增加了75%,机器工业原开工20%,由于从新疆日益扩大来了大批定货,增到60%。上海工业终于从萧条困难中挣扎出来,走上了复苏。

  这个胜利的意义何在呢?张汉卿说:“帝国主义曾轻蔑地说,人民党人只会管农村、打仗,管城市一无人才,二无效率;管经济是注定要搞得一团糟。…事实证明我们一定能学会泅水,游到彼岸,而且比他们游得更快!”

  另一重意义,是在宋家与美国达成协议后对政治上的影响。

  因为美国居于“调停”的中立地位,使得它能够容易地获得民国政|府的信任,并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英国在华的地位。

  这样,英美之间因为对华主导权的争议问题上有了裂缝,最终对张汉卿迅速、妥善、按单方面构想处理“五卅惨案”起到重要作用。

  以“五卅惨案”为契机,张汉卿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名言,号召上海市民为国家的发展壮大积极认购国债,以利国家筹集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大工业。此外,为了尽快恢复银元的基础性货币地位,稳定金融市场,人民党发动群众,宣讲黄金管制的意义和对国家强大的关系。

  这次仍然有宋、盛两家鼎力相助。这回盛家大出风头,因为他们家的财力惊人,而且以真金实银为主。

  以吝啬和挥霍两极著称的盛家如此卖力让人大跌眼镜,但内部人士都认为这是彻底把宝押在少帅身上了,盛爱颐为此还卖了准备结婚用的头饰,颇得张汉卿赞许,据说其承诺要亲手给她买一件。

  宋美龄没有盛爱颐的财力,但是她天生有出色的鼓动能力啊!为了获得张汉卿的赞许,她每日里在报上刊登文章、在人群聚集处发表演讲,极力为张汉卿的大计作宣传。

  沪上双姝本来就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号召力,她们如此卖力,尽管可能有假公济私、半公半私之嫌,在大义上却是对促成经济稳定有益的。

  她们的行为很见效果。巾帼不让须眉,让须眉们汗颜又内疚----人家为了国家把嫁妆都贴出去了,我们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可耻!

  在民众空前爱国的热情下,上海省财经委员会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即收走黄金100多万两,美钞3000万元,白银无数,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