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8章 去他妈的风度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当初,在苏俄政|府在《管理东省铁路续订合同》中以奉系政|府“暂代”管理权,待承认苏俄政|府后商定该路办法。现在,苏联成立了,稳定了,该要回这条极重要的铁路了。

  可惜他们碰到的对手是张汉卿。

  因为和苏俄的政治关系决定着中国能否摆脱四面受敌的外交窘境、在辽阔的西北和北方进行一场持久的和平建设,所以张汉卿促成民国政|府以以亲奉的外交部长顾维钧为首、亲孙的外交副部长王正廷为辅,有直系、奉系参加的关于中苏未来建交的北京会谈。

  之所以仍让国民党参加,实在是因为国民党的宣传机构实力太强,号称有几十万党员,他们在南方诸省份的影响也很大,张汉卿担心他们会在背后乱说话…

  亲张的顾维钧在山东问题谈判之后即在12月初即荣升外交部总长,力压本来应该担任这个角色的王正廷,并作为和苏俄谈判的首席代表。这是张汉卿的意思,也就是张作霖的意思,对基本上受制于奉系的中央政|府来说,这也就是结论。

  苏俄代表、代理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为了分化中国谈判代表的阵营,对孙逸仙作出了一定的补偿:“我们准备协助您利用中国北方的或中国西部的省份组建一个大的作战单位,但遗憾的是我们的物质援助数额很小,最多只能有八千支日本步枪,十五挺机枪…”

  苏俄的外交人民委员,与别国的外交部长职务相等同。

  当然也需要孙逸仙投桃报李:在苏俄非法驻军外蒙及中东铁路等问题上,中方拒不让步,而使谈判陷入僵局。在西方世界遭遇普遍抵制的苏俄,在东方若也不能打开局面,其外交将陷入极端被动的状况…加拉罕的责任,是既能稳定东方的中国,也能落得实际的好处。

  加拉罕认为:“中东路历史上就是由俄国出资兴建的,俄国也有管理中东路的经验,为两国和平计,应该保持以前的模式,由中苏共管。”这里的“苏”,是苏维埃俄国的“苏”,至于变成苏联,则是年底的事。

  中东路已经成为东北大十字交通线上的明星,好不容易获得国有的地位,张汉卿怎么会轻易让人、而且还是贪得无厌的老|毛子?他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回绝说:“这是中俄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的,苏俄共产党的领导人列宁已经不止一次地申明放弃沙俄在华因这些条约获得的利益。

  我们现在谈的是两国建交的大事,既然要建立平等的两国关系,再把这些曾经的中国耻辱拿出来讨论,就是对我们的侮辱,也是对谈判的不尊重!如果你们有诚意,请一切向前看。”

  加拉罕仍不死心:“少帅先生,中苏共管中东路就是两国和平的象征!”

  张汉卿勃然而起:“部长先生,如果你们是这样认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