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7章 定赣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用了7天就逼迫南昌城下,并与第4师张诚德会师于安义。

  陈光远接连催促赣南镇守使方本仁部火速来救,但是方本仁一直倾向于广州国民政|府,对以“三皿煮义”自居的张汉卿颇有好感,竟勒令所部“严守中立,以中|央命令为准绳,未奉军令,不得言战”。

  另一部驻守江西的第12师师长周荫人见事不谐,为保存实力,竟率兵逃入福建。

  陈光远见救兵不来,吴佩孚又鞭长莫及,亦知无能为力,只得通电表示辞去督军之职,速度比张汉卿预料得要快得多。吉安、抚州以北诸地遂服,只有赣南镇守使控制着南部3个地区在观望。

  湖北、湖南、江西、安徽都是长江流域经过的省份,如果有一支成规模的水军,对于控制这些地方包括将来西上重庆、南下江沪都是不小的助力。在张汉卿心中将来还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现在是时候了。

  他增加了长江舰队的编制,从各部抽调精兵强将充实队伍,共编有一个旅的部队,建制为第1海军陆战旅,以少量精通水性的官兵为核心组建长江江防舰队,在秦皇岛海军舰艇学校的优秀学生、也是原民国海军将领刘广凯被推荐为舰队司令。

  说是司令,其实只辖有两艘购自美国人的旧炮艇,还有一艘小型运输船,以及由步兵充任的海军陆战旅,这就是长江江防舰队的全部家当。

  长江舰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成立了。

  张汉卿作为海军不管具体事务的司令员,在拥有两个名义上的江防舰队的情况下自然不好再“屈尊”担任东北江防舰队的司令了,他的这个职务也于此时让出来,让沈鸿烈大显身手去了。他自己则专注于如何在大局上统筹海陆军的协调发展,用一位伟人的话说就是“迈方步,思考些战略问题”。

  他想的问题深而广。

  为了未雨绸缪,他在各方军阀都扩充陆军的时候提前对海空军人员进行了培训,也在尽可能的时机稳步扩充海军的力量。在他看来,在国家尚未统一,陆军还是目前最迫切的力量时,不宜花费大笔宝贵的财力去大规模扩充海军。

  原因很简单:中国与海军列强的差距不是一点点大,追赶也要讲究取巧,要做到弯道超车,不然他穿越的优势何在?目前各国的军舰,除了装备在逐渐提升外,与一战前几乎没有差距。重复制造这样的军舰,即使有能力,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回忆后世中国海军的强大之路完全可以借鉴:不追求数量的多寡而是以更多的培养人才为重点,宁可让人等装备而不让装备等人被证明是一条很适宜的发展学说。集中力量通过少量军舰的研制、改进使中国慢慢缩小与大国海军的差距,在提升造船工业实力的同时赶上他国的脚步,争取在国力强盛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