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7章 汽车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资本与中国牢牢地绑在一起以牵制日本在东北、华北的经济垄断格局,为一举两得之事。

  当然转移国外的剩余生产能力,并不是让中国作为外国倾销的场所。恰恰相反,中国迫切需要出口创汇以支撑工业发展,“黄姨行动”所获得的黄金虽然很多,但见不得光,使用起来颇费周折。但无论如何,虽然钱多了,也不能像暴发户一样随便用作消费。

  奉军属下自治政|府经济上目前各方面都是百废待兴,但是没有笼头,于工业实力的增强在短期内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样在战争来临时,工业不能迅速转化为军事实力,形成不了拳头,也就没有威慑力。不然膨胀的经济实力不但不能给自己增添助力,还有可能成为“怀璧其罪”的因由的。要不鲁迅怎么一针见血地写道:“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头猪或一只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呢。

  什么产业可以达到这个效果呢?张汉卿自然而然想到了汽车。记得在前生哪本书上讲过,判断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强弱,是以汽车为标志的。想一想20、21世纪中国为了迎头赶上外国先进工业水平,搞了多少合资汽车厂?以汽车的心脏发动机为笼头,化工、橡胶、光学、机械、电子、冶金等等重大工艺都是工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考核工业各方面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中国借着制造汽车的契机,极有可能在工业上达成突破。建造及使用汽车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钢铁,会进一步刺激这两大工业支柱产业的民展;汽车的大量使用会促进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军事上,军用卡车的使用可以使炮兵告别人背马驮、使目前由6驮马的拉力完成的野炮运输可以用一辆卡车来完成,解决了庞大的后勤保障难题,又使炮兵的机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全部奉军加上人民军拥有超过30万之众,仍满足不了看护幅员辽阔的11省之地的任务,兵力缺乏远程投送能力是一大主因。

  再增加兵力在财政上不可行,但如果能在短期快速集中主力,形成强有力的突击力量,进行战略决战,可以一战而胜之,这也是二战之初实力并不强于英法之和的德国可以凭“闪电战”连克波兰、捷克、法国,占领几乎整个欧洲的原因。

  在美国驻华公使埃德温-康格的帮助下,张汉卿电谕中华民国驻美公使馆的商务参赞方厚沣与道奇汽车的副总裁弗雷德雷克·海内斯,商讨道奇汽车在中国天津设分厂事宜。

  中国从1901年开始已有汽车进口。清光绪27年(1901年)冬,匈牙利人李恩时将2辆汽车带入上海。同年腊月廿一日(1902年1月20日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