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9章 一将难求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未免小用、开拓能力又不足。

  杨宇霆是个人才,但是因为招募私兵,已被废黜2年。这个人在军工装备上是一把好手,正史上虽然跋扈了些,真正本领是有的,是将来总装备部长的有力人选。张汉卿想建议张作霖重新启用杨宇霆,却又得要努力防止其结党营私,自成体系。

  张汉卿觉得自己算一个,但他还处在给奉系夯实地基阶段,这也是他的强项。对于战略筹划,到这个程度,已经不是穿越的优势所能带来的了。这是个费时费力而又漫长的工作。

  一句话,奉系与人民党系表面上强大不假,但内里还是一团糟。

  张作霖、张作相、孙烈臣等人有想到过一些,但苦无良策。现在张汉卿找来的蒋百里,能把问题看得这么透,本身就是个人才,少帅用人的眼光,果然名不虚传。

  不过蒋百里的能耐,在于顺“势”引导,就像他毕生所坚持认为的中国必胜之论:“知道自己的问题,努力去改善就是了!至于是不是为此就畏敌如虎?又不至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的优势和我们的缺点,公知否?

  直系磨刀霍霍,意欲卷土重来;日本人虎视眈眈,时有吞并东北之意,是我们面临的直接压力。试问在坐诸公,如果日本猝发一击,目前在东北各要隘有多少军队可以一战?又有多大胜算?每次东北与日本或有争端,日方辄以拒绝使用南满铁路为要挟。这样一来,只要在短期内集中到优势兵力,必然瞒不过日人。所以日军在东北可从容布局,而我军则处处受到掣肘。

  是以日本每逢军事压力则集中优势兵力,而我方之面对人力稍嫌不足。长久以往,惧日之风大增,是以逢与日方争执处,政|府即未行而落下风。至民间,则恨日与惧日并存。恨日者,为日人多行不法;惧日者,为政|府不能有效维护民众利益,辄以软弱应对,久之让日人骄横之心日增,则我民众惧日之心日长。若不能改变局面,不用战,我已败。无他,民心已失,士气已无。

  日军是否为其所传诵之不可战胜?我看此言大谬。”

  蒋百里以他对日本军史独到的研究,以奉军官耳闻能详的日俄战争和军神乃木希典为例,谈及日军在日俄战争中的表现:

  “国内外军史及军事家都认为,日俄战争中日军海陆军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日本作为一个强国出现了。但是需要注意的一个事实是,日本的胜利,其实是惨胜。

  以战后号称日本‘军神’的乃木希典的战术来看:自1904年6月下旬始,他以3个师团、2个预备团、2个野战炮兵旅团共万人兵力和386门大炮的绝对优势,却采用了空前的‘肉弹自杀战术’,向旅顺万俄军发起3次总攻,历时近百日。日军狼奔豕突,血肉横飞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