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8章 台前幕后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段联盟的条件。张汉卿给出的条件是:

  共组北京政|府,新政|府之财政、农商、交通总长由奉系指定;

  奉系获得察哈尔省城张垣地方(即张家口,此时尚被皖系军队据守);

  热河所围之直隶唐山、秦皇岛两地并入奉系控制之热河特别区,成立热河省;

  直系习惯势力绥远特别区划归奉系;

  直奉两系在西北合力攻击陕西,双方以渭河为界,西北人民军占北方,直军占南方;

  天津为双方势力分界点,双方均可驻兵于天津,但不得干涉天津民政;

  战后奉系同意并支持直系拥有原皖系安徽、山东、浙江3省之地方。

  这是一个双方大致都能接受的协议:陕西间隔了奉系控制的甘肃与直系控制的湖北,平分陕西实为公平之举;陕北若归奉系所有,绥远处在奉系甘肃、蒙古、察哈尔包围之中亦无完璧可能(临近的山西是另一军阀阎锡山牢不可破的势力范围);天津为各外国势力云集之地,虽有海关之利,却动辄得咎,直系并无太大兴趣;靠近山海关的直隶两地处于奉系连接天津、热河必经之处,奉军势在必得,必不容协商。而直系则巩固了长江流域及北方的地盘,奉系将连接西北东北便捷通道的大片土地收归囊中。可谓皆大欢喜。

  5月17日,段祺瑞在团河召开作战会议,命边防军集中北京一带,段拟自驻郑州迎击吴军。为了鼓动士气,次月4日,段祺瑞、徐树铮宣称动员讨伐南军。

  段祺瑞前脚刚走,6月10日,关外的奉军便奉命自直隶独流镇经天津开往廊坊。

  在直皖磨刀霍霍之际,皖系在湖南的钉子被连根拔起----6月13日,皖系湖南督军张敬尧为各方驱逐出湘,北京不得已“褫其湖南督军兼省长职,暂行留任”。

  6月15日,吴佩孚携直军旅长王承斌、萧耀南、阎相文自郑州至保定,与直隶督军曹锟会议。

  7月4日,徐世昌免去徐树铮西北筹边使职,以李垣护理,裁撤边防总司令,所辖军队由陆军部接管。

  7月5日安徽督军倪嗣冲到北京,段祺瑞下令边防军动员。

  7月6日边防军向长辛店、廊坊出动,战端已有迹象。

  张作霖早已做好痛打落水狗的准备,但为了麻痹段祺瑞,亲身到团河,劝段祺瑞勿用兵。然而段祺瑞在得到张作霖奉军保持中立的“保证”后,认为胜券在握,执意开战,并要求惩办吴佩孚。在此形势下,直系第16混成旅旅长冯玉祥率部自常德桃源撤退,移兵汉口谌家矶…

  直皖大战势不可免,但是直系仅吴佩孚所带第三师的3个混成旅及曹锟所部2个师,面对有日本华北驻屯军作后盾的皖系军队,不能不有所顾忌。在吴佩孚的建议下,7月10日,曹锟致电北京公使团,请其注意日本暗中助段的事实。美、英、法三国压迫日本公使表示态度。14日,日本公使被迫发表宣言,表示决不助段。

  为给直系打气,7月11日张作霖致曹锟一电,说他已经派遣第二十八师先行进关,关内奉军派张景惠为司令。他估计关内奉直联军已有七八万人,可以应付东西两线的战争。并向曹锟担保:“我辈骨肉至交,当此危急存亡关头,不能不竭力相助。”

  得到日本人不助皖的保证,又有奉系在后支持,曹锟决定对段祺瑞交战,于是直皖战争开始。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