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7章 一个朋友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可是一万大洋呢!以他现在的身份,就是北京城里的政要,他也能随时递得上话。

  似是知道他的疑问,张汉卿笑着说:“是的,我现在身兼多职,党务、政务、军务一肩挑上,力不从心啊。你知道的,虽然我们只有两个师的人马,但我一直是把它当作种子来看待,我的脑子里装得可不仅仅是这几万人马!将来人马多了,后勤辎重、指挥打仗、政工培养都需要人。军事这一块,我交给你和老郭;参谋这块,有林蔚;训练这块,有老戢;政工这块,有姜登选和王以哲在;后勤方面,有老米照应。这些我都放心,你们一向也做得都很好。

  可是军事始终是为政治服务的。我们人民党在东北的根基很浅,又迟迟无法在行政上有所突破,这里有种种原因就先不说了。党务这块,姜登选兼组织部长,王以哲兼黑省书记,虽然做事卓有成效,但是因为军职毕竟还是主业。他们都是一兼多职,时间长了,难免有照应不周之事。朱光沐做我的副官长又兼宣传部长,虽然也中规中矩,但就因为中规中矩,在宣传方面少有突破。

  随着人民党党员的突破性增加,我渐渐地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始终没有做好。因为无论在开中|央委员的小会、还是在发布党的政策时,我所提出的,多是纲领性的东西,少一些填充物----我实在是没有时间,需要你们自己来领悟。而其他的中|央委员们,都是半道出家,理论知识贫瘠得可怜。此外在对外上,需要联系和交涉的时候,都是我操刀捉笔,可辛苦了。

  我这才知道自己的短处。

  所以思来想去,我觉得需要一个主笔。他在对外时可以充作党的喉舌,在平时能够丰富党的理论…这个人我已经想到了。”

  能让少帅如此惦记和看中的人物,韩麟春肃然起敬。看来这个人目前在上海了,不然少帅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委托自己。

  “如果不出所料,他目前应该在上海,担任一个报社的主编。你此次过去,就是要代表我郑重邀请他北上,所有养家费用我都包下,另附这一万大洋作为见面礼。”

  韩麟春知道此人的分量了,他握紧了支票:“少帅,这个人是谁?”

  张汉卿沉思了一下,说出的话却让韩麟春大跌眼镜:“我也吃不准。他叫做陈布雷,或者是笔名吧?反正应该是在上海某个报馆任编辑之类的,你可以细心去查,或者请上海滩的王九光帮助去查----几年前我和他在北京有交往,他一定会帮你的。”

  陈布雷是谁,韩麟春真不知道。也不怪他,这个人出名还是因为他的自杀、他的旷代哀荣,而这都是正史上韩麟春死后十几年的事了。这个时代,他名不彰位不显,如果没有了蒋介石,就难说有他。

  甚至连张汉卿也不熟悉,他从来没有读过陈布雷的任何一本文集,唯一知道的是老蒋那著名的抗战谈话“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一句,就是他撰搞的。

  可是能被多疑的老蒋一用几十年身居高位信任无二,在派系林立的国民党内无诽无谤,多少说明这个人的能力,在《大决战》电影中有如此多的人物还特别为他的死郑重点出,还能影射到蒋家王朝的覆灭,可见这个人的地位之高、意义之大。

  现在韩麟春仿佛拿到一块烫手山芋。这是什么事,这么高规格的用人,连名字都吃不准,职业也吃不准,还好范围选定了上海,不然人海茫茫,到哪里去寻这个人?少帅用人也太神鬼莫测了,他忍不住问了一句:“这个人是谁?”

  回答他的是少帅一个神鬼莫测的笑容:“一个朋友”。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