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九章 中场休息和战术调整_有一种信仰叫足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玮峰”,大家心想。

  这话虽然没人说出来,但斯坦只要一看大家的眼神飘忽,就知道这帮人心里想什么了。

  “戚冰”,

  “在”,

  听到斯坦喊他,戚冰刷的一下站了起来。

  “如果别人要揍你,你会怎么样”?

  “啊”?

  戚冰没有反应过来。

  “实话实说就行”,

  “肯定不会坐以待毙”,戚冰说。

  斯坦打了一个响指,说:“对,你们一定很纳闷,既然我知道比利时下半场开始的15分钟会对我们进行狂轰滥炸,为什么我不一开始就加强防守呢”?

  其实现在已经不需要斯坦解释,大家也差不多明白了,难道别人要打你,你就准备好挨打吗?

  “比利时一定想不到,我们敢在下半场前15分钟和他们打对攻,我们真的再丢一个球也没什么,可是比利时输不起,他们如果被我们再偷袭一个,那国内球迷的口水都能淹死他们”。

  听完斯坦的话,球员由衷的佩服,斯坦教练对对手的心理活动是摸的一清二楚。

  斯坦在战术板上写下几个字,“下半场前15分钟,我们恢复成433,跟对手打对攻”。

  “那15分钟之后呢”?戚冰问。

  “我会安排的,现在不需要告诉你”,

  “那目标呢”?陈非问。

  “什么目标”?

  “教练,你既然吩咐了,那么总有目标吧,我们在前15分钟做到什么样算是符合你的要求”?

  陈非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欧洲的青训教练的吩咐是很细化的,比如教练会说,“上半场前20分钟我们的目标是控球率超过50%,传球成功率超过80%”。

  斯坦想了想,说:“如果前15分钟没有再丢球,那么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回到场上,董舟在场边摆好了水瓶,一旁的蓝色保丽龙恒温箱子里放的是运动饮料,水是给球员降温的,比如漱漱口,或者往头上浇,但喝到肚子里的,董舟会严格控制温度,不能太凉,当然也不能太热。

  补充水分之后,球员还是照例围成一个圈互相加油,只不过这次口号换成了“下半场不丢球”。

  中国队站好位置之后,比利时的球员才姗姗来迟,看表情,估计是中场休息的时候挨骂了。

  不出所料,下半场一开始比利时就换人了,换上进攻性中场“穆萨·登贝莱”,撤下一个防守型后腰“维特塞尔”,阵型也有可能会变,估计只留费莱尼一个后腰。

  其实这不需要斯坦的智慧,任何球迷都应该预测到了,如果被公认的“弱队”中国队逼平了,对比利时来说就是失败,换上一个进攻型中场也是情理之中。

  换完人之后,韦伯看了看表,一声哨响,下半场比赛开始。

  不知道是真的有什么事,还是耍大牌,在下半场开始了几十秒之后,比利时的主教练威尔莫茨才姗姗来迟,从球员通道走出来,就在他走到拐角处准备猫腰钻进教练席的时候,他瞄了一眼场上的形势。

  就是这一眼,威尔莫茨在心里大骂脏话,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中国队竟然还变成433,这个世界上真有不怕死的”?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