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一十一章.当庭打脸_北洋新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的算是有史以来最慢的使团了,三个多月时间,毛珏在江南招募来的师爷都当官一个多月了,这只蜗牛使团才终于慢吞吞的爬到了京师大门口。

  没办法,大明朝的一切政治行动都围绕着党争而进行着,在南京重新组建的南明朝廷很好的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对北态度上,朝廷朝令夕改,一令三改,甚至东林党内部都是纷争不停,有的认为应当对毛珏采取强硬态度,逼他就范,以换取最大的政绩,有的则担心毛珏如同江北三镇的黄得功刘良佐那样倒向马士英一方,主张怀柔,每一次庭议结束,谈判的内容都要翻一翻,甚至使团人员也变更了两次。

  好不容易,都督同知陈洪范,安庆巡抚左懋第在党争中赢了,在山东与两淮交界处的郯城县撵上了之前作为主使的王茂第,俩人也知道再拖还不定什么变数呢,终于是扬鞭打马,可算是连滚带爬的赶到了京师城。

  可此时却已经是十月下旬,临近十一月了。

  天上缤纷的小雪挥挥洒洒的落在地上,为京师的大街小巷上添加了几分纯白的羽纱,可就算是这么冷的天儿,头上戴着瓜皮帽,手揣在兜里的京师市民依旧是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的。

  说来也奇怪,毛珏进京师之后还真就没对民生民计上心,一门心思,他是巩固着自己的权位,大规模撒网安插亲信,大面积选官,可这京师,三四个月时间,出奇的就繁荣了起来,就算他自己也有点奇怪。

  不过也没啥好奇怪的,让京师复苏的功臣其实就是那十多万辽镇野战军,一个月发银二两,从不拖欠,有人头还能换三十两,就跟后世驻这儿驻那美军那样,这帮子辽镇兵也是大手大脚惯了,有银子一到放假了,就流水那样花了出去。

  有消费,就带动了就业岗位,加上前一阵毛珏大张旗鼓的把那些勋贵太监砍得哇哇叫,不管是勋贵地主还是朝廷都在争着雇人耕田或者上工,崇祯年间最可怕的社会失业率在这几个月被消灭个七七八八,剩余一些没工作的实在是自己输于懒汉级别的,职业乞丐,朝廷也没办法,饿死活该,剩余绝大部分人手头有了工资,吃得饱饭,还有了点余钱,市面上也自然繁华了起来。

  在门口被礼部的官员冷着连接引进城,一边走,一边左右观望着,陈洪范和左懋第还情不自禁的喜不胜喜,本来他们还担忧京师被李自成破坏的一蹶不振,到时候需要在江南征收一大笔税银来修复京师,不过这么看来,一但还都京师,非但不用加税,反倒是能在这儿再捞一笔。

  可两人的喜不胜收到了皇宫,却是情不自禁的淡了下来,对于南使,毛珏也很重视,本来崇祯朝那种耗时间又没效率,还成为党争热土的大朝会已经许久没有召开,大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