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七章.老成的东江游_北洋新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九年就在一片乌烟瘴气中,慢悠悠的过去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铁山成了江南之后又一处重要的商贸点,每年临近年节,会有京师的大商户,还有不少勋贵,贵人家的管家仆从登州上船,北上这片寒冷的水域,然后在这片土地上下船,进行采买。

  这些珊商人每年的采买内容也渐渐不同起来,最早,仅仅是买一些东北的特产,如人参,貂皮,鹿茸这些奢侈品,带给贵人享受,紧接着香烟,烧酒,毛珏下江南之后,义务的蔗糖居然也从这儿返销出去。

  到后来,娶了余乐儿之后,和登莱巡抚余大成达成了跨地域合作,承包了数万亩棉田,东江的女人都被拽进了纺织工厂,不知不觉中让东江成为一大纺织品产地,东江布也不知不觉中打败了陕西布,浙江布,挤占了不少京师的份额。

  老成就是这样一个京师来的布商。

  从他爷爷辈开始,他家在京师开的的蓝布坊就一直在卖陕西布,已经是百年老字号的布店了。可从天启末年开始,陕西那头就闹起了流贼,商路时断时续,而且成本还逐渐升高,逼得他不得不往铁山来。

  而这铁山,他还是第一次来。

  前年时候,老成在山西会馆的老乡就从东江进了一批布,质量虽然没有陕西布中那些上等刺绣好,可满足大宗是绰绰有余了,尤其是价格只有如今布价的三分之二,也就比太平岁月时候贵一点,运费更是少不少,这个价格,让他心动了。

  说实话,大明朝光有资产阶级萌芽,而成长不出资产阶级,太活该了!就算心动了,卖惯了陕西布,合作了几辈子,老成也没打算转换门庭,挨着越来越贵的陕西布经营的每况愈下,也没打算还新的货源,可今年实在是没办法,他合作了多少年那个晋商老乡,在过黄河时候,让乱军给杀了!

  不是农民军,实实在在的官军乱兵,这年头贼过如洗,兵过如梳,已经是习以为常了。不过合伙人倒霉则倒霉,默哀是一方面,他一死,却实实在在把老成的生路给掐死了,货源没了!

  怎么办?关了铺子回忻州老家,开地种田?不说这两年年景不好,仅仅来去如飞,神出鬼没的流贼,还有抽成跟扒皮那样的官兵,这老成想想就觉得头大几分!不得已,一咬牙一跺脚,收拾行李,跟着几个京师的朋友,踏上了山东的海船,来到了这陌生的旅途。

  这个时代的海上出行,可绝没有后世那么舒服,尤其还是这个季节出海,除了刚登上船,对着这三根桅杆,船头像刀子那样海船比较新奇之外,剩下的就是困坐在船厂枯等了。

  而且这个时候,老成对这船主还郁闷的牙根痒痒,他们这样小商人,恨不得从牙缝里挤出几个铜板来,买的自然是下舱,就是在甲板下层搭上一圈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