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七章.辽人归辽_北洋新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真如毛珏所尿,这孙元化很不鸟自己,毛槊进城第一关就卡住了,递了半个时辰的名帖这才好不容易进了巡抚衙门,结果府里的下人又是脸皮子都懒得动弹模样,懒洋洋告诉他,孙大人下去视察去了,至于啥时候回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交换关文,不知道!

  总之,你等着吧!

  要是原来,估计毛珏也得急得火次撩的,跳着脚直骂娘,可在港口遇到杨猛子一帮辽人,却是为他找了些有意义的事情做。

  大福船一条一条的轮流靠向岸边,从辽东带出来,本来想当个稀罕玩意贩运到江南的玉米棒子地瓜土豆也是一袋子一袋子被搬上岸,就屯在了这处港口的破仓库中,作为辽民的活命之粮。

  这儿倒是要感谢孙元化,守卫登州不少都是辽人中招募的辽军,毕竟同是天涯沦落人,老乡不对老乡开枪!得知这些粮食毛大人是赈济辽人的,登州东营游击刘修德特意派了一百多人来这儿保护这儿,还派人四处帮忙,联络散乱的辽人过来。

  这明末乱到了什么程度,毛珏算是见识到了,得知有粮食上岸,还是这些寄居的辽人手中,这些天附近庄子的本土大户居然连续派出好几股人来抢夺,幸亏这一百多辽兵,就在这秃荒滩上打了五次群架,这才把他们全都给干了回去。

  这么一打也算是打出了威风,一股股辽人也是闻讯从四面八方向登州聚拢,几天时间,居然聚集了两万多人。

  辽人在大明的生存状况,毛珏又是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五十岁以上的老者几乎没有,孩子亦是少的可怜,就算有也是一个个瘦的皮包骨,妇女穿着破烂的衣服,满脸的沧桑,有些才二十几岁的已经是四五十岁模样,这些辽人怀着忐忑的心情逃离了家乡,想要得到同胞的帮助,然而迎接他们的,冷漠,排斥与奴役。

  东江的兵源已经枯竭了,这次下江南,毛珏是奔着传说中的戚继光义乌兵去的,只不过在这儿遇到乡土之人,怎么能袖手旁观,绝大部分携带来的粮食还有布匹,毛珏是都给这些辽人撂下了。

  而这些辽人也的确是值得帮助,暖洋洋的太阳下,轻壮们井然有序的跟着推着木头,就连那些瘦弱的仿佛风一吹就倒的孩子,亦是跟着乖巧的帮忙递着工具,这其中,十几个人虽然穿的破破烂烂,却是难得保证了衣冠整洁,蛇无头不行,人无头亦是不成事,有了这些人的调度,在登州城外荒芜的滩涂上搭建木头棚屋的工作进行的是井然有序,如此待遇之后,那乡音是分外的亲切,寻找着归属感,每个人都想为集体做些贡献。

  建奴的入侵摧毁了整个辽东的社会阶层,这儿真是不论贫穷富裕,一律平等了,这些指挥的人里面有读过书的生员,秀才,有被打散的明军将官,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