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章 真实的投行_投行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蒋一帆道。

  “没事没事,要求不高,能走路就行!”王暮雪回答。

  蒋一帆边时刻注意着王暮雪是否又要摔跤,边笑道:“那晚上下班我陪你去,旁边穿过一个村子,有一条小街市,晚上会卖些鞋子。”

  穿过一个村……

  王暮雪:“……”。

  柴胡:“……”。

  此时周围不少货运卡车经过,助长了飞扬的黄沙,但已经习惯烟尘中呼吸的蒋一帆,硬是开口跟王暮雪和柴胡讲了一个财经网上流行的文章,文章全名是《四类金融职业辛酸史:工作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光鲜》。

  这篇文章中提及了国内投资银行的工作状态,具体表述如下:

  一级狗,手拖行李全国走,项目都在山沟沟,拖拉机上人抖擞。

  由于出差时间太长,没带够换洗衣服,回来时穿的都是项目所在地小县城买的地摊货,一群人大包小包从车站出来的时候,恍惚间有一种过完年乡下来城市打工的感觉。

  而回来之后就是各种PPT、各种Excel、各种加班。

  女员工越来越少,后来只剩下三种:离婚的、单身的与正在办离婚的。

  大家生活质量一塌糊涂,职业生涯暗淡无光。

  当众人怀揣着成为“本土投资银行家”梦想入的行,却陷入了无止境的保荐人资格考试和申报材料堆中去。

  每天忙到半夜,伏案写材料,调整文本格式。

  报材料后因文件夹子的角被压掉,或者塑料膜不平有凹陷,又被打回去重新买夹子排队。

  投行民工纷纷发福,身体状态每况愈下。

  几年下来,腰酸背痛腿抽筋。

  走在外面,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住院的,仔细一问,原来是做投行的。

  听到这样的段子分享,王暮雪跟柴胡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可能年轻就是这样,明知前方一片心酸与昏暗,但还是要倔强地大步向前。

  因为这条路是自己选择的,只要是自己选的,再心酸都是美好的,再昏暗都是光明的。

  当他们一行人好不容易到达了晨光科技的公司大门,王暮雪绝望地发现从大门到办公楼主楼,要上一个很长很陡的坡,这个坡走路上去目测又需要十五分钟。

  前来接待的董事会秘书笑盈盈地跟新来的柴胡和王暮雪介绍到:“公司可能在对面那座山头还要建一个办公区。”

  “这整座山都是你们的?“柴胡一边费力地上着坡,一边吃惊地问道。

  “是的,你们到时候核查我们公司《土地证》的时候就懂了,那边那两座山也是我们的。”

  柴胡现在才领悟到,同样一个国家,青阳是寸土寸金,买地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买,到了桂市郊区,就是一座山一座山的买。

  当他们终于走到办公大楼前,董秘按下指纹,带着他们七拐八拐地走进了一个空旷的会议室,柴胡惊呆了。

  这个会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