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九章 开学前,放学后(下)_重生之小说巨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时间购买此书,准备逐章逐段地进行批判和攻击,最后将这些结论通过社交网络、国际论坛公诸于世。让那位不知天高地厚的中华作者羞愧。

  今年刚读大学的相川就是第一批购买《放学后》的读者,他是忠实的推理小说迷,和许多同龄人一样,认为日本推理,宇宙第一,不久前看到自己偶像德田次郎在中华某著名电视台公开嘲讽他们国度无推理,大为兴奋,深以为然。

  当听说那个被德田君批评的中华作家不仅没有自我反省,反而公然发出回击时,不禁暗暗腹诽:“何必自取其辱呢。”

  带着这种心情,他购买了《放学后》,并准备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来完成这部书的阅读和相关评论。

  他开篇看得很认真,几乎不放过每一个字,目的就是用最短的时间猜出结局。

  一个小时过去了,他不仅没有找出结局,而且还不幸地陷进故事中,心中的不屑一点一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吃惊、困惑,直到看完结局时,这种惊讶和不解才变成清晰的震撼。

  这根本就是一部足以媲美本土任何一部上乘推理小说的佳作!

  相川痛苦地得出这个结论,更让他不安的是,这部小说不仅完成了一个精妙绝伦的推理故事,还十分游刃有余地呈现了他熟悉的高中生活,出游、箭社以及朦胧的青春悸动,这种笔法和布局几乎可以角逐春秋推理大赏。

  相川的目光凝滞在小说最后一段话上:【感觉中,好像要开始放长期假一般。】

  当令人恍然大悟却震撼心灵的故事结束时,以这样一处“闲笔”收尾,既显得举重若轻,又增添了文章的隽永意味。

  相川有充分的名族文化自豪感和优越感,但是他终究还是一个重度的推理小说迷,他实在没有办法睁眼说瞎话把这部《放学后》批判一通。

  本格推理小说的精髓在于挑战读者、迷惑读者,既要留好自己的伏笔,又要把读者的思维引向完全错误的方向,以至于在揭露真相时,给读者以“噢,原来如此,我想错了呀”的酣畅感和意外感。

  《放学后》显然做到了这一点,故事在开篇就把矛盾点集中到主角身上,迷惑视听得令人发指,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主角身上也的确带着另外一个故事,而且跟主线上的故事互有关联,可谓是一环扣一环,以至于看到结局,知道真相后,还沉寂在作者的局中久久不能释怀。

  因为,作者如此设计的最初意图之一就是为了挑衅读者。

  相川只好暂时保持郁闷的沉默,赞美是不可能,攻击又没什么立场,除了那个瑕不掩瑜的“杀机”值得拿出来质疑一下,其他的部分实在构不成有效的槽点。

  事实证明相川是对的,当第一批读者看完小说之后,预料中的大规模讨伐并没有出现,反而是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