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百一十九章 建安郡(二)_汉末之龙起荆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曜卿,之前忙着汉兴的事情,对你有些懈怠,还请恕罪!”

  刘琮在行军路上与袁涣说道。袁涣出身陈郡袁氏,其父出任过司徒,陈郡袁家也是东汉典型的世家,如袁涣父亲袁滂,其祖父袁璋一辈都是能人辈出,而且历史上对袁涣的评价极高。

  汉末三国时期,唯有曹仁,程昱,袁涣被赞勇冠贲育,称赞他们的勇气!历史获得此评价如张良,汉文帝以及唐时的魏征等人。

  “二公子一心为公,何来罪一说!”

  “多谢曜卿理解,襄阳有何情报?”

  刘琮问道。

  “我来之前,庞季将军已经兵围江州月余,楚侯调长沙,南郡,江夏约五营军士前往,江夏收庐江流民数万,得兵士两营!”

  刘琮点点头,基本与自己所知一致。

  “听说袁徽入学校教书了?”

  “嗯,我那从弟本来就不喜官场,教书他到是非常乐意!”

  袁家人才挺有意思,如袁敏,喜欢治水,而且武力还不错,统兵能力也有!袁霸统兵能力也不差,但却喜欢农事。

  “这是我陈老商议的建安攻略,曜卿看看,有何意见?”

  袁涣看了看地图,同时也看了看刘琮的标识,建安郡如今再刘琮的规划下,分为龙泉,汉兴,建平,建瓯,南平,泉县,东冶,昭武(邵武),永安,将乐十县。

  这只是初步规划,沿海只有东冶以及泉县,发展还需要时间。

  “公子是担心建瓯地区的地方势力过大?”

  “当然,其中也担心这地方的教化问题,这才一直在调人,等到年末,阚泽等人也会抵达建安郡!”

  刘琮说道,建瓯等地纳入大汉统治时间较短,文化各方面都较差,汉武帝时期才纳入大汉版图,虽然纳入,但是大汉当时并没有加强这些地方的管辖,原因在于缺乏平原,农田,穷上恶水。

  “但是公子却将治所依然放在东冶,,公子不担心治理的问题?”

  袁涣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他看来,治所最好位于最重要的战略位置,很显然,东冶并非是最佳的战略位置,南平或者建瓯才是。

  “担心,但是随着交通的改善,日后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只是需要的时间更长,而且未来海运会是建安郡的主要发展方向!

  如果依靠陆地运输,建安郡的很多货物都很难运输出去贩卖,要发展,必须要互通有无,将建安郡的货物卖到其他地方去,再从其他地方买入建安郡所需的货物!海运是最快的!”

  刘琮说道,建安郡南北西边都是山地,要出去不容易,最佳路线还是海运。

  “公子想法很大胆,然而海上受制于天时,一个大浪过来,可能就船毁人亡,货物也全部损失了!”

  袁涣提出自己的忧虑。

  “曜卿言之有理,但是琮以为,天时也是有规律的,正月阴、二月星、三月、四月大雷公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