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3 普鲁士全民动员改革_18世纪全面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殖民政策,不是说推翻了当地土著政权就算胜利。

  要产出价值才可以啊!

  那些被征服的土著骨头再贱,也不会刚被殴打完后,就给侵略者不列颠人免费打工吧。

  而且组织土著地盘,光靠那些带兵打仗的将军也不行啊,行政官员总得需要吧。

  最重要的是,原本的土著王国落后的生产模式,让不列颠殖民政府根本挖掘不到多少利益。

  搜刮土著们种植的农产品能赚几个钱?

  靠贩卖粮食在这个缺乏长途运输保存手段的时代,就是普通的大宗贸易,还是近距离的!

  而想要那些土著乖乖种植有价值的经济作物,或者进入工厂生产不列颠人需要的货物,投入的管理成本可不是小数目!

  殖民政策依靠的还全都是武力,必须留有部分驻军,或者从当地招募驻军,到处都要花钱的。

  在大航海时代,从来不缺乏殖民亏本的国家!

  这也是为何全世界没有被彻底染成‘白色’的原因。

  不是欧洲殖民者武德不够,而是很多地方没有殖民利益,强行占领年年亏钱,谁愿意不断往里投资?

  当然,也可以长期发展,依靠移民和其他政策,搞种植园经济,但这是耗时长收效低的殖民方式,不会大面积进行。

  这也是为何殖民地是一点点扩张的缘故,真要是不计成本的搞远征的话,这个时代哪个土著王国的首都也扛不住欧洲大炮的轰击啊!

  甚至很多抵抗激烈的地区,即便产出利益很高,但由于镇压成本更高,而被殖民者放弃,采取扶持代理人傀儡政权,或者签署不平等贸易条约的方式获取利润。

  这就出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

  征服成本低的土著地盘,往往生产力十分落后,要一点点种田才能发展起来,比如说北美大陆的殖民地!

  而那些占领下来就有丰厚产出和人口的地盘,往往征服成本很高,甚至会高到得不偿失的地步。

  这时候,就需要殖民国家权衡利弊了。

  当然,也有那种征服成本不算太高,人口繁多有足够利益榨取的土地,但现如今这种好的殖民地差不多都被占领了。

  印度次大陆的沿海地区就属于其中一类。

  再往里的话,殖民成本就会不断提升,倒不是说印度次大陆内陆的土邦王国战斗力更强,而是因为欧洲军队距离海岸线越远,战争后勤压力越大,征服成本自然也是噌噌噌往上飙升。

  在李维上辈子历史上,满清帝国的首都数次被攻破,但列强军队却很少深入内地,就是这个原因,只有领土跟满清帝国濒临的沙皇俄国,才会从内陆入侵满清帝国。

  当然,住在隔壁的霓虹人,也十分喜欢入侵这片富饶的土地。

  现在不列颠人遇到的殖民瓶颈就是这样,那种征服难度在可接受范围内,产生利润还多的地盘,都已经没了。

  即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