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5章 此陈非彼陈_学霸从改变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因。

  一方面是大家似乎找不到,任何新的工具。

  另一方面是,目前看起来,它好像和其它数学领域的链接,十分微弱。

  很难做到借力打力。

  相对的,对于黎曼猜想,差不多每过几年,就有些新的发现。

  而且,这些发现,有的是从算子理论出发的,有些是基于非交换几何的,有些倒也还是基于解析数论的。

  并且,时不时的还有一些数学家,会兴奋的宣告自己证明了黎曼猜想。

  这样对比之下,其实,就造成了一个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困境。

  那就是,真的致力于做它的数学家,真的不多。

  数学研究,包括物理研究,其实也都是吃青春饭的。

  大多的数学成果和物理成果,都是在研究者年轻时,提出来的。

  所以,对于哥猜这样一个难出成果的数学猜想。

  大部分数学家,是不愿意走这条孤独的,耗费青春的修罗之路的。

  说起来,还有一个很尴尬的原因是。

  研究哥猜的人,在逐渐减少之后。

  出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你都会发现,没有人可以和你讨论想法的那种。

  当然,陈舟是敢于去走这样一条孤独的修罗之路的。

  对于他而言,先前的克拉梅尔猜想,不也被称为“没有人能接近证明”吗?

  可最后,不还是被他变成了克拉梅尔定理?

  那个号称素数间隔问题里,最重要的两大猜想之一的杰波夫猜想,不也同样被他证明了?

  而两大猜想的另一个,孪生素数猜想,虽然不是他证明的。

  可陶哲轩和张亿唐,是用的他的分布解构法呀?

  约等于是间接证明嘛……

  所以,陈舟有信心,在哥猜的路上,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而且,近几十年的时间,哥猜也寂寞的太久了。

  陈舟必须让世界重新认识这个,令华国人魂牵梦萦的哥德巴赫猜想。

  至于所谓的,现有的工具,无法解决哥猜这个问题。

  必须引入某种革命性的新想法,才有可能解决哥猜。

  对于陈舟来说,也不是难事。

  分布解构法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是很有可能从克拉梅尔定理、杰波夫定理以及孪生素数定理上面,平移到哥德巴赫猜想上的。

  不管怎么说,陈舟现在越发觉得,哥猜这个只是自己感觉差不多到时候了,而选为课题的数学猜想。

  其实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也不管陈舟的信心,最终能够解决哥猜。

  可万一解决了呢?

  那是不是可以说,即使很多人不感兴趣,不愿意为之耗费时间的数学难题。

  其实也有不一样的风景?

  是不是意味着,陈舟有可能改变一些人的想法?

  或许会对现在的数学界,造成一些微妙的影响。

  收回思绪,陈舟在刚才所划得横线上方,开始写到:

  【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

  这就是关于强哥德巴赫猜想的命题,也就是哥猜的命题。

  而陈老先生所证明的“1+2”成立,也就是“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数的和,其中一个是素数,另一可能为素数,可能是两个素数的乘积”。

  这也是陈老先生把大筛法运用到极致,所得到的结果。

  这一结果被称为“陈氏定理”。

  看着自己写下的“陈氏定理”四个字。

  陈舟没来由的笑了一下。

  此陈非彼陈。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