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八章 上台听戏_德云小师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的了。

  俩人搭着在舞台上,返场二十七次,整整两个多小时的记录都创过。

  郭德刚闭着眼睛,都能把活儿使完。

  只要演出结束,让他的情绪缓过这一阵,便什么都好说。

  果然。

  “啪~~啪~~啪~~”

  “好~~好~~好~~”

  “再来一段……”

  台上的活儿一停,台下的掌声、叫好声、挽留声适时响起,如潮水一般奔涌而来。

  郭德刚和于慊是谁?

  他俩,别说在三里屯,就是在天桥,能不能见到,都跟算命似的……只有天知道。

  今天这可算是赶上了,观众哪里肯放过他们?

  这一切,俩人也早有预料。

  郭德刚和于慊鞠躬起身,走到上场口,被主持人一拦,再折身回到舞台。

  返场正式开始。

  郭德刚擅长唱,但想要唱得出彩,人物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奈何今天心情不佳,实在有心无力。

  郭德刚提前引导,笑道:“谢谢,谢谢,这两天嗓子不好,有点上火,咱就说一个小段吧?”

  可观众不清楚这些呀。

  知道郭德刚的人,谁不知道他是相声、戏曲双响炮?

  所以话音一落,便有观众接茬儿。

  “唱一个……唱一个……”

  于慊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哪里不知道搭档的想法?

  他扭头对观众道:“要不还是说一段吧!”

  德芸社的相声,起哄是最大的特色。

  观众早已经成了习惯,于是起哄的声音更大了。

  “唱一个……唱一个……”

  观众的情绪到了这程度,台上俩人都知道不能再驳。

  于慊无奈,郭德刚则拿起毛巾用力擦了一把脸,好借此让自己的表情活泛起来。

  扔下毛巾,他笑问道:“好吧,好吧,好吧,哈哈哈,那就唱一个。大伙想听段什么?”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戏曲曲目成百上千,台下观众报什么名字的都有。

  突然,一道清亮的女声,盖过了所有。

  “《未央宫》,郭老师,爱听您唱!”

  曲目名称一出,台上俩人的表情直接一顿。

  观众没错,曲目没错,可这此时此刻,也太赶巧了吧?

  于慊又朝台下引导道:“要不咱换一个吧?”

  可《未央宫》非常经典,戏迷不少,有人挑了头,附和的纷纷响应,所以引导再次无效。

  实话实讲,在台上的郭德刚,很少驳观众的要求。

  不然,你以为那二十七次返场,是他打一开始就计划好的?

  郭德刚看到气氛已经成,知道没办法了。

  他赶紧抓紧时间,调整自己的情绪。

  过犹不及。

  人物情绪,多了,或是少了,都不是好事!

  突然。

  “哈哈哈~~~”

  台下爆发出一阵莫名其妙的笑声。

  俩人顺着观众的目光,一扭头,同样愣住了。

  只见原本空无一人的上场口,不知何时蹲着一大一小两个身影。

  正是胡炎和陶洋。

  俩人不但蹲着,还纷纷双手托腮,样子好不悠哉。

  上回返场胡炎上台,是郭德刚自己提前示意的。

  可这回真没有。

  自己此刻心思乱得一团,根本没有工夫琢磨这些。

  不过,看到胡炎和陶洋连大褂都已经换好了,自然知道他俩是准备上台的。

  郭德刚试探道:“师叔,少爷,你俩干嘛呢这是?”

  俩人都不起身。

  胡炎笑而不答,陶洋则喊道:“听戏呀,师父,师爷说后台听着声儿小,还是上台听得更清楚。”

  郭德刚一听便知道,这是小师叔的主意。

  经过这段时间大大小小的事情,他可知道小师叔做事是有溜的人。

  他直接笑道:“好嘛,于老师上台来听相声,您上台来听戏。干脆也甭隔着这几步了,到场中来听,更清楚。”

  俏皮话一抖,观众又乐。

  只是观众乐前半句,胡炎等的却是后半句。

  突兀的上台,对使活儿演员的影响可大可小。

  这句邀请一出,就说明郭德刚已经做好了兜底的准备。

  胡炎在背后手指一戳陶洋,陶洋立马会意。

  “我师父说得对呀!”陶洋表情惊喜,旋即扭头看着胡炎,嫌弃道,“师爷,您真笨!”

  胡炎抬眼望天,满脸感慨道:“唉,现在的小辈真没规矩!走吧!”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