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8章 坑王驾到_德云小师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炎瞧得直点头,看来这家伙最近的手艺,确实是见涨了。

  好事啊。

  都赶紧成长吧。

  观众们很善良,也很给面儿。

  活儿确实太新了,头一回瞧,而且“学蚯蚓”之类的包袱,也确实很有意思。

  谷摀/span于是,掌声和笑声同样纷纷送上。

  等哥俩一段活儿使完,虽然没有要下满堂彩,但整个动静绝对不算小。

  这让同行们有些傻眼。

  小辈接小辈的场,竟然真给接住了,而且氛围还往上翻了一波?

  没办法,脸上表情愈发复杂,心里只能期待后面出点什么幺蛾子。

  因为这是必然的。

  演出的氛围,只能升,不能降。

  可德芸社的大辈,拢共就那么几位,他们能撑多少场?

  剩下的场次,自然得靠小辈们来撑。

  不但得撑,而且得保证氛围不掉,这难度可不小。

  偏偏他们中手艺最好的曹芸金、何芸伟已经久不登台,转眼都半年没露过面。

  所以如此一来,小辈们出点什么问题,那简直太自然了。

  思绪各异,演出继续。

  顺三接场的演员是李梗搭着侯振,曲目为《抬杠铺》。

  绝对的濒失曲目,而且光听名字,就知道是包袱密集的那种类型。

  再加上小侯爷那相当有标志性的碎嘴子,刚开始便让观众们乐个不停。

  而同行们一瞧演员的安排,果然印证了自己的猜想,脸上终于松快了几分。

  等着后头瞧好戏吧。

  只是,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有发觉,在相声门内,自己个顶个的有身份,有地位,原本来的目的,也都是奔着失传曲目来的。

  可却在不知不觉中,竟然一门心思,只盼着德芸社出舞台事故。

  当然,就这么个小小的愿望,也注定了他们得失望。

  接连两段濒失曲目,《俏皮话》和《张飞打严嵩》,走得都是以老带新的路子,甚至连李青都上了场,表演效果自然全在水准之上。

  台下的反应各异,全场的氛围愈加叠高,终于临近中场。

  该郭德刚亮相了。

  只是这回上场的只有他一人,搭档于慊依旧老神在在的坐着喝茶。

  因为郭德刚接下来使的是单口活儿——《九头案》。

  讲述的是,清朝道光年间,在某一年的秋天,木叶尽脱西风正紧北雁南飞,从燕京真武庙开始,发生了一系列的命案,数案连环,作案手法均为尸首分离,前前后后牵扯出近九条人命。

  在稀里糊涂的县太爷、县衙之光周仵作以及众街坊邻居的帮助下,审清了多起案件,将犯案人等绳之以法的故事。

  这本子精彩之极,却不是胡炎给的,甚至都不是相声门的产业。

  而是郭德刚自己,小时候在书馆里听老先生讲的评书。

  到如今,甭管评书门,还是相声门,都已经没有人会使了。

  郭德刚却愣是凭借反复的回忆、修补,花了好几年工夫,才终于把梁子、枝蔓儿重新归置齐整。

  今天这一场,算是《九头案》的首秀。

  值得一提,就是因为故事太勾人,郭德刚又只负责挖坑,半点不想填,所以广大粉丝才给他送了一响亮的“坑王”名头。

  其实粉丝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越这么叫,郭德刚就越不想填。

  因为只有把观众的胃口一直吊着,才能始终保持自己的人气嘛!

  大蔓儿上场,掌声如雷。

  郭德刚踩着矮凳,坐上那加长定制型的高凳。

  定场诗一吐,醒木一拍,全场顿时没了声音。

  而且随着故事慢慢推进,观众们更加拢神,甚至还有明显的吞咽口水的声音发出。

  甚至除了前场,连后台的老少爷们,不少人都支棱着耳朵。

  当然,胡炎除外。

  听书得听“生”,他已经听过,所以可以一门心思的熏活儿。

  要知道,单口是所有相声活儿里,难度最高的类型,且得学着呢。

  不过,就眼前全场这动静,他知道:坑王已驾到。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