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九章 天上人间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顾全武跟董真直行而去,骆团不敢掉以轻心,连忙跟上。

  可才走了不多远,骆团就觉得有点不对了:怎么这泉州的市集怎么开到大街上来了?

  也是不由得骆团有此一问。

  在唐代,城市里面,居民区被划割、建成了一个一个独立的坊。

  每个坊都有独立的坊墙包围着,既是地域规划,也是行政区划。

  每当到了夜间,或者遭遇贼盗的时候,便可将坊门关上,坊内,变成了独立的空间。要围捕贼盗,就简单多了。

  若是城破了,也可以凭借坊墙,抵御游勇散兵的劫掠。

  也因此,同住一个坊内的住户,大多休戚与共,不是宗族便是亲戚,多少带点关系。

  后世的词语,街坊,街坊,起源,便起于此。

  而要各家要采买货物,却要去往专门的市集,许多城市,都设立西市和东市,早上的时候,坊市官以钟声开市,到了傍晚,以鼓声闭市。

  而坊间的铺面,只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服务,诸如早点、夜食之类的。

  可在泉州,却沿着大街的两面,却是将坊墙敲了,建了两排铺面。

  走了一会,走到一处宽敞的铺面,竟然有七八丈宽。当中门楣上挂着一面匾额,上面竟然书写:百货大楼四个字。

  百货?这铺子口气好大啊!在越州,都没有那家铺面,号称能卖百种货物。

  走到了跟前,董真转身便走了进去。

  顾全武不明所以,也跟着进去,却看到里面竟然象是开了药铺子一般,摆着一排排的柜台和架子。

  仔细一看,那些柜台竟然又是分门别类地写着:日用、食品、衣着等等。

  原来这当真是个售卖各种货的商铺!

  再看每个大的门目里,又摆着格式货品,数目之多,怕是不下百种。

  而每一种货品,又有明码标价,产地和品质的吊牌,写得清清楚楚。

  果然是百货!

  顾全武第一次见到这种什么都卖的铺面,可董真对这里,却是熟门熟路,他径直走到食品区。

  食品区中,摆放了果品、肉制品、甜食等等。

  董真指着甜食区的几样甜食问道:“这几样茶点什么价格?”

  其实,这些甜食一旁都贴了牌子,看着标签,也能知道价格。

  可柜台后面的服务员见董真衣着,似乎是扬波军的高级军官,连忙躬身答道:“这样胡麻酥、和这几样豆酥都是每斤十文钱,这两样牛皮糖,是每斤十二文,这几样桂花糕和绿豆糕,是每斤八文……”

  这里一共有十几样,顾全武发现自己竟然一样都没有见过。

  那服务员准备每样介绍一下,董真却对这些甜食已经颇为熟悉了,摆摆手让她不必说下去了,点了五六样道:“就这几样酥糖和这两种糕,每样一斤!”

  那服务员响亮地唉了一声,分别用秤称好,然后用荷叶包了,用麻绳扎好,麻利地拎成一串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